毛里塔尼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专访著名纪录片导演小兵张勇,感受他的 [复制链接]

1#

专访!著名纪录片导演小兵张勇,感受他的“非洲情缘”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纪录片---《我从非洲来》,这是一部经典大型纪录片。以非洲人文为拍摄对象,主要以金华义乌为时空背景,讲述非洲人在中国的经商、公益、婚姻、教育、美食、艺术活动的故事。近日,小编有幸采访到,著名纪录片导演小兵张勇。现在,小编就带大家去认识下张导,了解一下他的“中非情缘”,听听他感人的故事。

导演小兵张勇经典之作

小编先给大家介绍下,《我从非洲来》导演--小兵张勇。张导,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博士毕业,博士论文选题为《重新表述一片大陆——非洲本土电影和诺莱坞的崛起》;现为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青年副教授,创办全国首个非洲影视研究中心和中非影视合作论坛,编著《非洲影视研究——中国学术的新边疆》(浙江人民出版社年出版),在《当代电影》、《电影艺术》、《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人大复印资料影视卷》等核心期刊发表非洲影视研究专题论文十余篇,曾荣获第二届全国电影学青年学者论坛金奖、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届“学会奖”论文类一等奖、首届浙江省电影论文比赛一等奖等论文类奖励;导演创作六集大型纪录片《我从非洲来》、三集大型纪录片《重走坦赞铁路》(又名“永不停转的车轮”),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影视与非洲合作交流发展研究》。

我从非洲来导演小兵张勇

这部大型记录片共六集:第一集为“来自非洲的客商”;第二集为“义乌即吾乡”;第三集为“中非跨国恋”;第四集为“练成中国通”;第五集为“舌尖上的非洲”;第六集为“中非艺术桥”。

张导和非洲友人在交流

第一集练成中国通:分别选取三个来中国学习,不同阶段的人物,三位留学生作为在华非洲人代表,体现出中非交流,从最初的文化碰撞,到文化冲突乃至文化融合的历程,折射出中国语言文化在非洲的影响力。

第二集中非跨国恋:中非跨国婚姻相比其他婚姻充满更多艰辛,我们可以看出不同人群、对于异国恋的不同理解。刚刚步入婚姻殿堂的浪漫夫妻;聚少离多的七年婚姻;正遭遇父辈多重阻碍的中非家庭,记录他们如何打破文化差异的坚冰,追求幸福。

第三集来自非洲的客商:与广州、北京等地不同,集聚在国际小商品城义乌的非洲人,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更是为了从商。络绎不绝的非洲人,拿计算器跟义乌人做生意,到深刻体会中国人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

导演小兵张勇和非洲友人在一起

第四集他乡即吾乡:居住在中国的非洲人,逐渐把中国当作第二故乡。本集的叙述重点是,外来的非洲人如何参与到中国的城市活动和公共空间建设。透过本集的三个故事,也可以领略到中非社会的日益融合。

第五集舌尖上的非洲:随着非洲人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非洲美食、非洲餐厅也在这里生根发芽。本集选取埃及鸽子饭、毛里塔尼亚茶、埃塞俄比亚英吉拉、尼日利亚馥馥四种美味,提示出中非饮食文化的日益融合。

第六集中非艺术桥:艺术是超脱于经济、家庭、教育、美食等等日常生活的美学范式。本集选取三个分别在非洲电影、非洲鼓和非洲舞蹈,记录他们传播非洲文化、沟通中非不同文化与精神。

我从非洲来播出电视媒体名单

这部有著名导演---小兵张勇的指导的大型纪录片,一经播出,受到各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