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里塔尼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网上外学者闵捷合作抗疫践行新时代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专科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hj_bjzkbdfyy/
                            

●●●●●

3月7日,应伊拉克红新月会请求,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派遣医疗专家组赶赴伊拉克抗“疫”前线。从伊拉克最南部的巴士拉到北部的库尔德自治区,再到巴医院,都忙碌着中国医生的身影。

3月25日,中国专家为伊拉克建造的核酸检测实验室正式投入使用。伊拉克红新月会会长阿巴斯说,检测是防控新冠疫情最重要的措施之一,中国的援助和专家组的到来对伊拉克来说至关重要。伊拉克卫生部长阿拉维则指出,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一样为我们提供重要的抗疫经验和先进的设备物资,伊拉克人民对此不会忘记。

4月15日,应沙特阿拉伯王国政府邀请,中国政府赴沙特抗“疫”医疗专家组携大量医疗防护物资乘飞机启程,赴沙特协助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此次全球抗“疫”,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相互信任,是建立在中国对阿拉伯国家医疗援助的历史基础之上,中国赴阿抗疫医疗专家组也必将成为新时代中阿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使者。

赴阿医疗队是新中国援外医疗的首创。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多数阿拉伯国家的医疗状况处在较为匮乏的状况,年7月3日,阿尔及利亚人民经过长期的反法武装斗争赢得了独立,随即面临法籍医生几乎全部撤走、国民缺医少药的困难境地。阿尔及利亚遂向世界求救。中国政府从两条渠道得到呼救信号:国际红十字会吁求国际社会紧急救援,阿卫生部长请求中国提供医疗援助。年1月,中国第一个向世界宣布派医疗队赴阿尔及利亚,并开创了新中国援外医疗的历史。这一年,中国向阿尔及利亚派出3支医疗队。

在上世纪60年代,中国还先后向阿拉伯也门共和国、毛里塔尼亚等阿拉伯国家派出医疗队。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在年12月访问阿尔及利亚时会见了医疗队员,周恩来总理指示:“你们要更好地发扬工作,把阿尔及利亚人民的健康当作中国人民的健康一样对待,你们要学习和发扬白求恩精神。”

赴阿医疗队是中国外交历史进程的重要组成。

年代,赴阿拉伯国家的中国援外医疗队数量大增。该原因在于:中国医疗队的名声在阿拉伯世界传开,更多的阿拉伯国家要求中国提供医疗援助;中国同更多的阿拉伯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中国在阿拉伯国家等的支持下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表达支持和感激之情,中国从而加大了对外援助力度。

总之,在“三个世界”的外交理念指导下,援外医疗队在增进中阿友谊方面扮演了特殊而重要的角色。年,中国向也门民主共和国派出医疗队。年,中国医疗队抵达苏丹,年则向摩洛哥派出了医疗队,年又增加了叙利亚。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向阿联酋也增派了援外医疗队。至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时,中国已先后向13个阿拉伯国家派遣了援外医疗队。

赴阿医疗队是中国援外医疗的样板。

从援外效果上看,从年始,中国赴阿拉伯国家的援外医疗队免费为所在国民众服务,给贫困地区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以阿尔及利亚为例,中国援阿医疗队遍及该国21个省市,涉及普外、脑外、骨科、妇产、心内、整形、眼科、麻醉、针灸、护理等10多个专业,建立医疗点近20个,成为人数最多、规模最大、影响最好的医疗队。他们的最大优势是中医和针灸疗法。

此外,中国医疗队还促成了受援国医疗医学体制上的创新。如应突尼斯政府要求,中国政府决定在其首都援建一所针灸中心。年,马尔萨针灸中心落成。中心的医务人员由中国医生与突尼斯护士及工勤人员组成。双方紧密配合,和睦相处,除治疗外,中心还承担教学任务,每两年举办一期针灸培训班,学员是医疗机构的在职医生,经过理论和临床学习、闭卷考试和论文答辩后可取得针灸专科医生证书。时任突尼斯卫生部长在中心的开业典礼上曾宣称:针灸中心是中突友谊的象征,是阿拉伯世界第一,非洲国家第一,发展中国家第一。尽管有的国家正在遭受战乱,但中国援阿医疗队员以高度的责任感、真切的人文关怀拉近了与普通患者的距离,增进了阿拉伯民众对中国的友好情感。

年,习近平主席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历史和实践证明,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面临怎样的艰难险阻,中阿始终是互惠互利的好伙伴、同甘共苦的好兄弟;为推动中阿人民情感交流、心灵沟通,未来3年,中国将再向阿拉伯国家派遣名医疗队员。此次中国向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等阿拉伯国家相继派出抗“疫”医疗专家组,是中国立足外交传统践行对阿拉伯国家政策白皮书的直接体现,更是中阿友好合作新的历史起点。

作者闵捷系上海外国语大学丝路战略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教育部伊斯兰合作组织研究中心副主任

来源

中国网

相关阅读

□上观新闻

上外学者姜锋:疫情加剧,德国还能再淡定吗

□环球时报

上外学者姜锋:呼唤合作抗疫东亚模式

光明日报

上外学者晋继勇:携手抗击疫情进一步提升金砖国家公共卫生合作

□环球时报

上外学者晋继勇:首次大规模疫情,欧盟协调受考验

广州日报

上外学者王广大王玲宁:守望相助打造中阿卫生健康共同体

环球网

上外学者马丽蓉:“种族歧视病毒”是共建“健康丝绸之路”的最大路障

环球时报

上外学者马丽蓉:加强抗疫的“中国叙事”

战疫

慕安会丨上外学者汤蓓:“上医医国”,经济链条畅通才能保障全球抗疫

澎湃新闻丨上外学者毛蕊王玲宁:波兰暂禁外国人入境,全国停课关闭文娱场所

环球网

上外学者马路遥郭可:新冠疫情对国际传播格局的五大影响

光明网

上外学者王玲宁邓惟佳:警惕全球传播时代“信息疫情”的危害

上外学者俞祖成:

社会科学报

上外学者俞祖成林光志:面对疫情,日本应急管理如何实践“人文关怀”?

团结报

上外学者俞祖成黄佳陈:关怀疫情下的脆弱群体,社区在行动

澎湃新闻

上外学者俞祖成王敏:台湾地区的早期反应与中期措施,当前局势可控

澎湃新闻

上外学者俞祖成王金钰:日本疫情期间,志愿者活动为何陷入低迷状态

团结报

上外学者俞祖成黄佳陈:构建以社区为主体的脆弱群体关怀机制

文汇报

上外学者俞祖成白瑞:社区共同体意识的再认识

澎湃新闻

上外学者王金钰俞祖成:如何理解日本针对疫情危机的“紧急事态宣言”

联合时报

上外学者俞祖成黄佳陈:构建社区公共危机管理长效机制

中国社会报

上外学者俞祖成白瑞:疫情危机后社区人际裂痕需要重视和弥合

●●●●●

阅读上外多语种资讯,欢迎访问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