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里塔尼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走进深蓝威海获海洋领域五个国家级试点示范 [复制链接]

1#
12月28日下午14:00,威海市新闻办举行“‘十三五’成就巡礼”第八场新闻发布会,威海市海洋发展局*组书记、局长邢海文,威海市科技局*组成员、副局长王*伟,威海市海洋发展局*组成员、副县级干部程剑介绍了威海市“十三五”期间海洋强市有关情况。

“十三五”期间,威海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更加注重经略海洋”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科学用海、科技兴海、产业强海、生态护海、开放活海”五个导向,全力打造创新型国际海洋强市,相继获批“国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试点市”“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国家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示范区”,是全国唯一获得海洋领域五个国家级试点示范的城市。

科学用海促进海洋资源高效利用

做好海域使用空间、海岸带利用空间、海洋产业发展空间的保护和利用,统筹沿海、远海、深海三个层次,构建远近结合、层次鲜明的空间新布局。

全域打造国际海洋科技城。按照“一城三核、科技引领,多区布局、链式贯通,条块联动、全域覆盖”的发展思路,加速聚集科技、人才、资金、项目等资源要素,统筹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城,构建空间布局合理、产业链条联动、全域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北部以全国唯一的国家浅海综合试验场为核心,建设远遥浅海科技湾区;东部以全国领先的海洋生物科技专业化园区——威海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为核心,建设海洋生物产业引领区;南部以全球认可的海洋碳汇主题园区——蓝色碳谷为核心,建设海洋新经济先导区。推进海洋开发向深海、远海拓展。严格实施《海洋功能区划》《海域使用规划》《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等,科学规划用海,引导开发30米以深海域。提高海洋资源配置效率。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开展海域使用金标准动态调整,倡导新兴产业用海,提高用海生态门槛,鼓励海域资源向高水平龙头企业集中,推进海域开发利用布局优化。“十三五”以来,挂牌出让海域超过5万公顷,有效提高了海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高效性和透明性。科技兴海提升海洋经济发展内涵向科技要效益,以创新谋发展,聚集创新资源,加快打造“千里海岸线,一条创新链”。

搭建创新平台。引导11所驻威高校围绕威海主导产业和发展方向,发展涉海学科,建立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海洋工程学院、山东大学海洋学院、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海洋大科学中心等。引进成立了北京大学威海海洋研究院、山东省船舶技术研究院、海洋无人装备与技术联合创新中心、*海渔业科技创新研究院、国家海水利用工程技术(威海)中心、威海激光与光电子信息技术研究院等,成立了中国(乳山)牡蛎产业研究院、山东海洋信息技术研究院等新型创新组织,聘请13位院士专家成立了海洋发展院士(专家)顾问团。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引导企业与60多家涉海高校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创建32处省级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全省最多。涉海高新技术龙头企业超过家,组建了国家级海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山东船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创新组织。培育新兴产业。聚焦海洋生物和海洋高端装备产业,实施产业链协同创新和公共平台、产业孵化集聚等项目32个,海洋生物多肽提取、贝类骨科新材料、水下自主航行器、海洋工程装备碳纤维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推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增产值超过13%。

产业强海推动海洋经济转型升级

“十三五”以来,全市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3%,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年的30.6%提高到年的33.1%,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海洋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年的23.8:39:37.2优化调整为年的21.2:36.4:42.3,高附加值的第三产业比重提高近5个百分点。推动海洋特色产业“链式整合、园区支撑、集群带动、协同发展”,海洋生物与健康产业集群全面发力、全国领先,年产海产品多万吨,居全国地级市首位,按照常住人口计算人均接近1吨;聚力打造威海(荣成)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成为北方唯一的海洋生物科技产业专业化园区;海洋食品、海洋生物制品、海洋保健品等加速膨胀,海洋食品产业全国最大,金枪鱼、鱿鱼等单品精深加工能力亚洲最大;充分发挥渔业三产属性,促进“新六产”融合发展,海洋牧场、休闲渔业、冷链物流、内外贸交易平台成为海洋经济新的增长极。

生态护海提升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在国内率先制定实施《海岸带保护条例》,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湾长制,始终用最严格的制度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加强系统保护。建设海洋与渔业保护区30多处,建成7个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15个省级以上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区数量占全省的四分之一。加强整治修复。实施“蓝色海湾”海洋生态修复项目50个,修复岸线公里,全市自然岸线保有率超过47%,海洋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全国领先。建设人工鱼礁4万多亩,累计放流渔业苗种多亿单位,海蜇、对虾、梭子蟹等生物资源已形成稳定渔汛。推广“无废”模式。开展全国唯一的海洋特色“无废城市”试点,以“无废渔村”“无废渔港”“无废牧场”“无废海岛”“无废航区”为突破口,打造环境优美、生态稳定、绿色协调的“无废”海洋。加快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探索“两山理论”实践,加速“海底草原”“海底森林”营造。在荣成东部海域修复大叶藻海草床亩,相当于植树造林2.05万亩,不仅每年吸引上万只大天鹅越冬,而且使濒临失传的胶东民居“海草房”焕发了生机,海草床修复、大天鹅观赏摄影、休闲渔业等直接带动0多人就业,年增收入4.25亿元。渔业养殖碳汇标准正在加快制定,力争打响蓝碳交易“第一枪”。

开放活海打造中韩跨境物流“*金通道”将城市国际化与海洋强市战略有机融合,有效促进国内外资源聚集。

重点推进“四港联动”。与韩国仁川签署海港、空港“四港联动”合作协议,实现两地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信息互换,以“空运的速度、海运的价格”加速中韩货物、资金、技术、人员、数据等要素便捷化跨境流动,带动跨境电商、转口贸易等业务发展,对韩跨境电商出口占全国的60%。深化国际产能合作。鼓励涉海企业创新对外投资方式,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合作,成立6处省级海洋特色园区吸引国外资本和技术注入,加快境外5处远洋渔业基地建设,提高国际渔业竞争能力。发挥产业优势,扩大产品出口,年全市出口涉海产品.9亿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18.7%。打造国际合作平台。建立了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实体园区,先后举办了蓝碳国际论坛、世界海洋大会和世界海洋休闲产业博览会等高端展会,成功吸引东北亚海洋与渔业专门委员会落户威海。

★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渔业捕捞由近海向远洋拓展。积极引导渔民转产转业,加快落后、小旧渔船的拆解,全市渔船数量压减39.4%。推行“船队+基地+园区”模式,推动捕捞业向远洋、外海发展,远洋渔船达艘,占全省67%、全国14%,功率数全国第一,远洋渔业产量近40万吨,拥有大吨位远洋运输船16艘,水产品回运率达到80%。

海水养殖由规模向集约健康拓展。清退整改近岸养殖20多万亩,大力发展规模化、立体化、生态化养殖,建成省级以上海洋牧场31处,其中国家级11处,占全国的1/8。海带产量全国第一,海参、鲍鱼产量全国第二,牡蛎产量全国第三,先后获得中国海洋食品名城、中国海参之都、中国海带之都、中国牡蛎之乡、中国海鲜之都等称号。创建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21处、省级休闲海钓示范基地8处、省级休闲海钓场22处,被评为“中国休闲渔业之都”。

海洋产业由渔业为主向多元复合拓展。构建海带、海参、鲍鱼等7个优势品种全产业链发展模式,聚集海产品加工企业家,年加工量万吨,占全省54%、全国16%,成为全国最大的海产品精深加工基地;中航威海船厂与招商局集团成功实现战略重组,*海造船、招商局金陵(威海)等骨干企业瞄准产业链终端和价值链高端,开发出远洋渔船、科考船、豪华邮轮等15大类40多个品种,填补国内空白17个,客滚船、重吊船分别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和80%;建立碳纤维、石墨烯产业园区,重点扶持拓展纤维等骨干企业发展,打造碳纤维产业链条,碳纤维、石墨烯在海洋工程建筑、风力涡轮发电机、深海探测装备等领域应用范围不断增大。★绿色、高效渔业

打造绿色养殖新模式。规划了总面积多万公顷的生态养殖区,涵盖了刺参、牡蛎、海带等优势养殖品种,明确养殖布局和密度,保障海洋渔业发展空间。建成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5处、省级水产原良种场15处,全市主要养殖品种良种覆盖率达到90%,鲆鲽类鱼卵供应量占全国80%市场份额。推广唐启升院士首创的桑沟湾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构建了全国规模最大的集中连片“贝、藻、参”立体生态循环养殖区,“一亩海变成了三亩海”,实现了海域利用的净化高效和节能减排。实施牡蛎生态高效养殖、海参全产业链生态养殖等多元养殖模式,创建省部级健康养殖示范场65家、示范面积超过4.8万公顷,占全市海水养殖总面积的60%,成功创建首个国家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示范区。在全国率先开展海上养殖生态浮漂更新行动,更换PE新材料环保浮漂万个,积极打造海上养殖亮丽风景线。

构建海洋牧场建设新格局。整合各级各类资金13亿元投向海洋牧场,带动社会投入超过60亿元。海洋牧场建设面积达到万亩,产量超过万吨。全国沿海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经验交流会、山东省海洋牧场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海洋牧场“威海模式”全国领先。国内首座无人智能深远海养殖试验平台建成投产,试养的三文鱼经挪威、加拿大等国际权威专家鉴定,品质达到国际同类水平。引进组建*海渔业科技创新研究院、中国(乳山)牡蛎产业研究院等高校院所10余家,成立涉渔省级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0个,组建国家级海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有效提升了海洋牧场的科技含量。组织制定的《海洋牧场休闲服务规范》成为国家标准,《半潜式PE管架平台建造及检验技术规范》成为首个海洋牧场平台地方标准。

加快远洋渔业新突破。获批全国唯一的2艘南极磷虾船网工具新建指标,支持2家企业投资10亿元开展磷虾船建造,船型由我市*海造船厂自主研发设计,投资18亿元的南极磷虾特色产业园将于明年完工投产,达产后年新增总产值10亿元。积极开发毛里塔尼亚等海外渔场,在全省率先开辟马达加斯加、阿根廷专属经济区渔场。北方唯一获批的国家级远洋渔业基地——沙窝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完成主体建设,全省在建的5处海外基地全部由我市远洋渔业企业承担,斐济—中国渔业综合产业园项目正在加快推进。成立了威海市渔业协会远洋渔业分会,对推进远洋渔业国际合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远洋渔业辐射生产能力和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海洋科技创新涉海科技创新平台加速布局。与自然资源部共建了国家浅海综合实验场,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了威海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建成了国家海产品质检中心,与北京大学共建北京大学威海海洋研究院,创建了全国海产贝类行业唯一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了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等一批海洋创新研发机构。发挥威海产业技术研究院龙头平台带动作用,按照“一产业一平台”的思路,加强各类创新平台创建,获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院士工作站等涉海创新平台家,其中国家级10家、省级家、市级家。引进北京大学、中科院海洋所、中国海洋大学等高等院校、综合性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签订合作项目余项。实施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工程。围绕企业冲击新目标,按照“‘千帆计划’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科技领*企业”的培育路径,重点培育海洋生物、海洋信息、海工装备等领域的涉海企业,增加涉海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强化龙头企业对海洋产业的带动能力。截至目前涉海高新技术企业达到家,是年的7.2倍;涉海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家,是年的8.4倍。实施涉海关键技术攻关。加强对上项目争取,重点支持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和海洋电子信息等领域的科技攻关,其中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新型氟硅材料制备的关键技术”单项获国家支持资金万元。海洋领域成功申报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项,其中国家级37项、省级项,获批上级支持资金2.6亿元。引导企业将余项涉海项目纳入全市重点科技创新项目统一建设范畴。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突破了新型氟硅材料制备、高性能FRP船艇、刺参养殖池塘饵料环境优化等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培育“鲁海1号”刺参、“爱伦湾海带”等一批新品种,提升我市海洋产业核心竞争力。

构建创新人才集聚体系。出台了《关于深化提升威海英才计划支持新旧动能转换的意见》,对海洋产业人才团队给予0万元的经费支持,并配套最高2亿元的产业基金支持。通过*策引导,目前,全市拥有科研人员1万多人,外聘海洋高端人才余人,其中,院士36人、“千人计划”专家52人,成为海洋科技创新的重要人力资源支撑。

★海洋生态强化规章制度集成。在全国率先编制《威海市海岸带分区管制规划》,将全市公里的岸线资源全部纳入规划范围,划分为12大类,制定针对性的用地用海管制*策。坚持用海项目限制性进入,出台《海岸带保护条例》《海洋环境保护规划》等,成立市领导挂帅的海域使用审批领导小组,严把涉海项目审批关,严守生态红线和产业红线,构建“日常巡查+重点布控+技术监控+协管员”四位一体的网格化执法监管体系。积极开展涵养修复。实施“蓝色海湾”“生态岛礁”整治修复工程,海岸带综合整治修复经验在全国推广。累计实施海岸整治修复项目50个,获得上级补助资金10.63亿元,带动社会投资近30亿元;修复受损岸线公里、沙滩万平方米、湿地1万多亩,恢复植被40.9万平方米,清除淤泥万立方米,清理垃圾万立方米,移植海藻近百万株。“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的美丽海洋已基本建成。探索发展海洋生态经济。海洋碳汇研发能力不断增强,建设了余亩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蓝碳)实验基地,成功筛选、繁育出16种耐盐碱植物,国内首个集“育繁产研教”于一体的“蓝碳”产业综合体初具规模。加快山东海洋碳资产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成立全国首个海草床生态系统碳汇观测站,藻类养殖碳汇计量技术规程同步申请中国太平洋学会团体标准和山东省地方标准。焦念志海洋生态经济院士工作站落户我市,先后举办海洋生态经济国际论坛、“海洋负排放支撑碳中和”国际研讨会等,在全球首次提出“海洋负排放”倡议,发展“蓝碳”经济的做法得到国际认可。

共享海洋生态治理经验。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年访美成果,与美国纽约缔结海洋垃圾防治“伙伴城市”,分享治理经验。在全国率先建立海洋垃圾防治机制,开展海洋垃圾立体监测,实施24个垃圾防治重点项目,探索出一条海洋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合作新路径。

★海洋新兴产业示范带动成效显著。海洋生物医药、海洋高端装备、海水淡化、海洋新能源等海洋新兴产业年均增长13.4%,高于海洋经济平均增幅4.2个百分点。新培育上市企业1家、龙头企业7家、中小微企业94家,新增省级以上产品28项,新增品牌11个,新增税收5.2亿元。海洋生物产业优势突显。全市建成规模以上海洋生物医药及制品企业30多家,形成6大系列多个海洋生物领域的产品,打造了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物制品、海洋工业原料和生物材料等产业链条,先后被授予中国海洋保健食品开发示范基地、国家海洋活性物质中试基地、国家多烯鱼油质量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海洋生物与健康食品产业集群入选全省首批十强产业“雁阵型”产业集群。海洋装备产业迈向高端。加快海洋观测探测、海洋节能环保、海洋油气、海洋电子信息、海洋休闲等装备研发,涌现了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新产品。在第三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中,招商局金陵(威海)“3米车道高端客滚船”获金奖,西港游艇“35米玻璃钢豪华游艇”、未来机器人“长距离智能检测水下机器人”获铜奖,占全省海工奖项的五分之三。双轮集团“反渗透海水淡化高压泵、增压泵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获年度山东省海洋科技创新一等奖。建成中国钓具之都、游艇及配件交易集散地,钓具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海洋新材料产业异*突起。加速海洋工程及海洋装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链构建,光威复合材料建成海上风电碳梁生产线50条,年产碳梁万米,成为风电巨头丹麦维斯塔斯公司海上风电碳梁的主要供应商。推进石墨烯研发应用平台建设,扩大特高纯石墨烯材料生产规模,南海新区石墨烯产业园累计引进7个项目,年产万平方米双极板项目批量生产。海洋金融保险创新发展。积极开展金融产品创新,优化海域使用权抵押、仓单抵质押等模式,为海洋企业提供专业特色服务。成立了国内第一家服务海洋经济的专业化、特色化银行——蓝海银行。成立了全省首支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10亿元,已签约投资3个项目。开发了海洋工程险、航运险等产品,拓展养殖气象指数等业务,年有效保费收入达万元,提供风险保障亿元。支持威海国际海洋商品交易中心建设,注册会员家,完成现货贸易额8.09亿元。

来源:威海发布

经略海洋

走进深蓝

公共频道每周六21:10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