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种香蕉树的果子明明不能吃,却能养活万非洲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非洲这种特殊的香蕉,恩斯特(Enset)。
埃塞俄比亚蕉
恩斯特又叫埃塞俄比亚蕉、阿比西尼亚香蕉,是姜目芭蕉科芭蕉属的一种植物。
同样是香蕉,为什么我们吃香蕉肉,而非洲兄弟除了果肉什么都要?这是因为埃塞俄比亚蕉的果肉并不能吃。外强中干,里面的种子大到能硌掉牙。
人们都说这是假香蕉,殊不知,这就是香蕉最原始的样子。我们现在的香蕉是人们经过一代代培育和“驯化”而来的。
当然了,埃塞俄比亚蕉和香蕉并不是一种东西,人们也不能直接吃。首先要把表皮和叶子给剥掉。表皮的粗纤维很多,可以用来制作麻绳。叶子可以扎起来,铺在屋顶挡雨。
在一切都处理好之后,留下中间粗壮的假茎。把这种假茎切成片,然后用那根大棒槌就这样来回得刮,就能获得这种白色的絮状物。剩下的粗纤维也可以和剥下来的表皮一起做麻绳。
然后把这些絮状物收集起来,用蕉叶盖住,密封起来发酵30天,就得到了一家人一个月粮食。
根据《环境研究快报》上的一篇研究报告显示,这种埃塞俄比亚蕉迄今为止已经养活了大约万非洲人。
除此之外,埃塞俄比亚和英国的相关学者还在不断研究着推广种植,有望在不久的将来,用这种神奇的“假香蕉”满足非洲1亿人的日常饮食。
为什么非洲人要吃这种东西?
首先,中国无论是地理条件还是气候类型,在种植粮食作物方面都比非洲要好得多。要么也不会发源出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
其次,非洲的耕地面积虽然不多,但北非的一小块新月沃土,尼罗河流域的一大片土地,以及刚果盆地的热带雨林边缘,都是非常适合种庄稼的。
而这种埃塞俄比亚蕉所在的埃塞俄比亚,其中超过一半的GDP收入都是农业收入。常年耕地面积超过万公顷,和泰国差不多。
那为什么非洲粮食这么多,还把这种假香蕉当主食呢?因为粮食作物就算种得再多也是要出口换外汇的。
我们中国之所以有万亿粮仓,是因为我们国家的外汇基本都是靠工业产品来赚外汇。甚至这些年来,由于外汇储量过大还成了一种不小的负担。
反观非洲,由于大部分区域都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只有没有四季之分,只有干湿两季的区别,不是下雨就是干旱,什么春播秋收根本不可能实现,自然也就没有存储过冬粮这个习惯。
因此,淀粉含量较大的木薯和“假香蕉”就成了非洲人民的主要食物来源。久而久之,就成了当地的一种特色。
如果你到非洲旅游一趟就会发现,像塞内加尔的香蕉烤羊肉、洋葱炖鸡、烤龙虾,毛里塔尼亚的鱼,埃塞俄比亚的木薯饭,都是一些不错的异域美味。
但特色毕竟是特色,四川人也不可能顿顿吃火锅,山东人也不是顿顿饼卷大葱。
这种埃塞俄比亚蕉一年均可种植。喜温暖,好湿润。夏天直接种室外就没事,冬天需要放到温室里栽培。但没有大棚也没关系,顶多就是冻坏了叶片,不会伤及假茎,丝毫不影响食用。
为什么中国不引进?
理想很丰满,现实是这种埃塞俄比亚蕉需要4到5年才能成熟,单根可产出40公斤的食物。占地平方米左右可以种40株。换算下来,一亩地年产量也不过斤,产量和我们的小麦也差不多。
但这种植物如果当作物来种植的话,由于收获时间较长,需要错开种植时间,以确保每年都有可供收获的粮食。这就无形之中扩大了种植面积。有这功夫,小麦都收七八茬了。就算吃货们等得起,农民伯伯也等不起。
另一方面,很多国人根本就没听说过这种东西,一种四年才能收获,不知道的还以为种核桃呢。非洲人种假香蕉也不是没有翻过车。
年到年的一场流行性植物病害,摧毁了埃塞俄比亚大部分种植园,引发了一场绿色饥荒。并在此后的近10年时间里,引发了好几次间接性的粮食和土地短缺。
一部分农民饿得不行,被迫食用未成熟的埃塞俄比亚蕉。闹肚子不说,也相当于是竭泽而渔了,导致这场绿色饥荒越来越严重。
目前来说,埃塞俄比亚蕉在我国只适合作为观赏作物来种植。尤其是在一些易结霜的地区,更需要在温室大棚里度过寒冷的冬季。
不过一些欧洲国家还是引进了这种植物,从它们的叶子中提取优质纤维,将其编织成绳索和篮子,把干燥的叶鞘用作包装材料,其余部分用来喂养牲畜,还是获得了不小的经济效益。至于当粮食吃,吃货们还是趁早放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