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举牌ST长信
齐能化工坐收渔利或伺机反攻
ST长信重组预案的自查报告中,并没有出现任何高管、中介机构等“内幕人”提前买卖股票的情形,这令公司第二大股东青岛齐能化工的举牌显得格外的扎眼:举牌信息披露后的第二天,ST长信大股东华汉实业筹划重组,公司停牌。是齐能化工的举牌“倒逼”出了上市公司的重组,还是齐能化工拥有更为灵敏的嗅觉?而这位“不速之客”的搅局是否给ST长信的重组带来变数?ST长信于9月15日披露齐能化工的举牌信息,于9月16日停牌。在重组之前,公司股票价格由8月19日收盘价9.25元上涨至9月15日收盘价11.49元,涨幅已经达到24.22%。在ST长信的重组预案中,披露了这样的理由,“该次股票上涨主要是由于青岛齐能化工通过上交所集中交易的方式,分别于2010年8月10日至31日和9月1日至13日分别买入公司股票224.66万股和224.9728万股所致。作为对比的是,在重组前6个月,自查报告并未核查到公司高管或其他“内幕人”买卖股票的情况。齐能化工举牌事宜披露的第二天,公司就进入停牌重组的程序,举牌人的“踩点”之精准,令其难撇内幕交易的嫌疑。更何况,随着复牌后的5个连续涨停,ST长信股价最高触及15.38元的高价,较之齐能化工的9.62元的增持成本已经高出了将近60%,齐能化工的二级市场收益已经十分可观。但是,齐能化工方面也可能真心看中ST长信的壳资源,只是碍于增持难度和ST长信现任管理层设置的“玻璃门”。举牌后第二天,ST长信就宣布“闭关”筹划重组,使得齐能方面无法通过二级市场吸筹,尽管与大股东华汉实业的持股量仅相差200余万股。此外,在筹划重组过程中,ST长信还火速修改了公司章程。当月21日,ST长信董事会决议修改公司章程,“连续90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10%以上股份的股东自行召集公司临时股东大会,审议事项为改选公司董事会、监事会成员的,该事项须经出席本次股东大会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且每年最多更换不超过1/3的董事”,这为齐能化工进入董事会预设了障碍,从制度层面将齐能化工控制董事会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而复牌后的连续多个涨停,让齐能化工即使有增持之心,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此前,齐能化工副总王雪生向表示,已经看过重组方案,并不愿意对此发表评论,只是说“我们和大股东持股量相差很小,打算继续增持。”但是,ST长信复牌后天天一字涨停,增持难度加大不说,其成本也陡然上升。即使ST长信的“仓促重组”存在疏忽,但从给齐能化工设置“路障”这一招来看,却是达到了巧妙的效果。ST长信在复牌后经历多次涨停后曾经有过放量,但机会对两方都均等,齐能化工可以借此吸收,大股东华汉实业也可以反向收购。在公司停牌前,交易所9月15日的交易信息显示,9月13日至9月15日,买入ST长信金额最大的营业部为中信万通的青岛南京路营业部,金额为968万元。而在ST长信复牌后,在11月8日至10日连封一字涨停,买入位居前三的营业部仅有3家,金额十分有限,总计不到200万元;此后在11月11日至15日,买入金额最大的营业部为银河证券西安友谊东路营业部,买入金额达到5018万元,并未有山东地区的营业部上榜。而ST长信的注册地址恰为西安市友谊东路。由此,“精准”举牌ST长信后,齐能化工到底是坐收渔利还是伺机反攻,现在断言为时尚早,不过时间会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