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地跨赤道,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非洲有将近种语言,并且有多种信仰,因此,与之相适应的音乐样式和一般文化特征也是多种多样的。
非洲文明与进化非洲文化圈地理上的实质界限为:最北端就是撒哈拉沙漠南部一埃塞俄比亚高原(毛里塔尼亚南部一马里南部一乍得南部一苏丹南部),最南、最西都到达大海,最东到达索马里(不包括索马里)和大海,包括马达加斯加等岛屿非洲并非如一些西方学者所描绘的那样只是“狮子出没的地方”,而是在远古时代就有高度文明的大陆,非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非洲文化圈层中,非洲音乐文化区则是重要的内容,在音乐的社会功能及其运用方式、旋律和节奏的构成原理、乐器类型等音乐特征方面,黑人非洲音乐文化区的音乐风格上的共同性显而易见。
主要音乐体裁形式有:(1)民俗歌唱:在黑人非洲的社会里,歌唱成为从日常生活中涌现的自然行为。另外,拥有各种各样的职业或半职业音乐家也成为黑人非洲的特征之一。(2)民俗舞蹈与歌舞、乐舞:在黑人非洲的音乐生活中舞蹈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黑人非洲的舞蹈按其表现内容和运用场合来分类可以分为仪式性舞蹈和娱乐性舞蹈。从舞蹈表现手段的形式特点来看,黑人的舞蹈大致可以分为:歌舞、乐舞、假面舞、高跷舞等。
非洲歌舞呈现有学者总结称,非洲文化的三个特征是部族性、口传性和大众性。学者艾周昌在《非洲黑人文明》中批判了非洲无文明论、“传播论”等观点,他提出非洲热带文明是世界文明极富特点的一部分,但也是发展比较缓慢的一部分。在物质文明方面,长期停滞在锄耕农业,甚至没有发展犁耕农业;在精神文明方面,非洲黑人传统文明没有留下众多的思辨性哲学和文论著作。
随着世界各国学者的探索,非洲作为人类种群起源之地和文化发祥之地的地位都得到不断巩固,正如贝尔纳在《黑色雅典娜:古典文明的亚非之根》中所作的尝试一样,非洲不但为我们贡献了人类文明的源头,古往今来,也为我们留下了《阿维尼翁的少女》的原型,以及诸多口头历史的记录。
近几个世纪,非洲文化同样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来自西方音乐的影响在非洲形成了两股潮流。一股是为教堂、学校和音乐厅而作的专业音乐。
20世纪初期,一些非洲学生去欧洲学习作曲,他们根据非洲的题材、语言以及旋律音调和节奏特点,运用欧洲的作曲技巧,兼用欧洲、非洲乐器,创作新型的现代非洲的音乐作品。
另一股潮流是现代流行音乐,它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非洲大陆,和西方流行音乐一起风靡整个非洲。如西非的一种现代舞曲“高尚生活”结合了当地传统音乐和美国黑人音乐的特点,运用传统节奏,乐队使用各种爵士乐器,有时还加上传统木琴和鼓。中非的刚果舞曲结合了拉美黑人舞曲—“伦巴”与“嚓喀”和非洲的传统音乐。
当非洲人群沿着始于殖民时代,又延伸到20世纪的离散之路向着北美迁移时,又为人类音乐史贡献了著名的“蓝调”布鲁斯音乐。种种这些,都构成了非洲文化对当下不断的影响。
当代非洲文学更是成就斐然,不仅充分发扬了丰厚而多样化的历史传统,而且还曾产生多位诺贝尔文学奖作家。非洲拥有丰富的口头传承文学传统,其间不仅有神话、史诗、民间歌谣、寓言、谚语等多样化的文学样式,还伴生了公共与私人空间的表演功能,与宗教信仰、社会生活、意识形态等各方面息息相关,成为非洲作家在叙述中构建自我意识的重要方式。
就文学语言而言,非洲大陆将近有种语言,使用何种语言才能使文学作品既保持本土性又适应全球化需求,一直是非洲文学界争论的焦点之一。考虑到近5个世纪的殖民历史,非洲现代文学与西方文学的联系也是必然的。在殖民与后殖民的语境下,民族边界、性别观念、伦理道德的冲突与对抗、融合与变迁,使得非洲作家的身份认同变得愈加复杂。
被称为“非洲现代文学之父”的钦努阿·阿契贝说过,他一生的奋斗目标是“给世界讲述一个平衡的非洲故事”。如果说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非洲现代作家希望通过革命性的书写,为国家和人民提供精神食粮和文化凝聚力;那么,在愈加复杂的全球化语境中,非洲新生代作家正以超越的视野,努力褪去殖民色彩,在新的历史现实中传承民族文化,激发出非洲现代文学的活力和魅力。
非洲现代文学根据地域和历史的因素,习惯上分为撒哈拉以北文学和撒哈拉以南包括东非、西非和南非在内的非洲文学。
撒哈拉以北文学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阿拉伯语文学,另一部分是马格里布地区法语文学。
北非的阿拉伯语文学以埃及为先导。阿拉伯文学一向以诗歌闻名世界,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小说创作开始取得重要成就。年,埃及作家纳吉布·迈哈福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认为“他通过大量刻画入微的作品—一洞察一切的现实主义,唤起人们树立雄心—形成了全人类所欣赏的阿拉伯语言艺术”。其获奖作品包括著名的三部曲《宫间街》、《思宫街》和《甘露街》。
建筑文化的兴起东非地区斯瓦希里语文学和英语文学并存。斯瓦希里语文学可以上溯到18世纪初,20世纪60年代进入一个新时期,出现了被誉为“东非的莎士比亚”的著名作家夏班·罗伯特。肯尼亚第一任总统—一朱墨·肯雅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与基库尤人心心相连。他的著名小说是《面朝肯尼亚山》。被誉为“东非现代文学奠基人”的肯尼亚作家恩古吉·瓦·提昂戈广泛涉猎各种文学体裁,他的作品《大河两岸》抨击了西方殖民文化对非洲本土文化的侵蚀。
西非文学中,塞内加尔的诗人桑戈尔~年间任塞内加尔总统,他用法语创作,并以他对“黑人性”运动的倡导而闻名,主张从非洲传统生活的源泉中吸取灵感和主题进行创作。此外,比较重要的法语诗人还有科特迪瓦诗人民间文学搜集者、非洲民间故事“兔子系列”的代表作家贝尔纳·达迪耶;控诉非洲殖民者罪恶的代表作家桑贝内·乌斯曼;搜集整理了非洲史诗《松迪亚塔》的几内亚作家吉布里尔·塔姆希尔·尼亚奈等。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英语文学主要分布于西非的尼日利亚、加纳、塞拉利昂冈比亚,东非的乌干达、肯尼亚、坦桑尼亚、马拉维、索马里和南非。尼日利亚作家钬努阿·阿契贝的“尼日利亚四部曲”享誉世界,他的第一部小说《瓦解》描写了英国殖民主义人侵前后尼日利亚伊博族人民的生活和斗争。
年,阿契贝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瓦解》问世,有如石破天惊,震动了整个西方世界。这是第一部从非洲人视角描写非洲殖民化过程的作品,被视为改变了世界文学的面貌;它也是非洲文学的里程碑,对现代非洲文学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所以阿契贝又被誉为“非洲文学之父”。在艺术上,这部小说也堪称杰作。《瓦解》一书不仅是许多非洲国家学生的必读物,也早已成为欧美的中学和大学里广泛使用的教材
此前,西方作家笔下的黑非洲如同原始社会,非洲人的形象或是愚昧的野蛮人,或是头脑简单的原始初民。但《瓦解》描写的伊博族社会自成系统,其经济模式和规章制度错综复杂。这个社会有丰富的文化传统,包括整套的宗教哲学和道德伦理,就连接人待客都有繁复的礼节。小说刻画了主要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及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阿契贝的小说打破了长期以来西方对非洲人存有的偏见。
这位被称为“非洲现代文学之父”的作家年3月21日憾别文坛。其绝笔之作《曾经有个国家一一比夫拉个人历史叙事》是他对自己人生的总结。
渥勒·索因卡是当代非洲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年摘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踪枝。瑞典文学院认为“他以广阔的文化视野创作了富有诗意的关于人生的戏剧”。他在尼日利亚被尊为“非洲英语现代剧之父”。他的代表性《森林之舞》将欧洲荒诞派、象征派和传统宗教仪式有机结合起来,赋予剧本多层的文化意蕴。
豪萨语文学在非洲本土语言创作的文学中饶有分量。豪萨人多数为穆斯林其文学深受阿拉伯文化的影响。70后女作家奇玛曼达·恩戈齐·阿迪奇埃的小说《紫芙蓉》和《半轮*日》掀起了“青年回归文学的浪潮”。
南部非洲的文学有葡萄牙语文学、班图族语文学、英语文学和阿非里卡语文学等。南非共和国文学形成于19世纪。当地的白人文学分为英语文学和阿非里卡语文学两个部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融合,英语文学逐渐取代阿非里卡语文学。南非本土作家曾坚持用班图族语写作,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却被迫使用英语写作
南非作家纳丁·戈迪默是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瑞典文学院认为她的文学作品“通过恢弘的史诗般的作品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她的创作主题以种族*治所造成的人类关系扭曲作为基础。而南非剧作家阿索尔·富加德被认为是南非的灵*人物,他的作品《血结》、《我的孩子!我的非洲!》和《火车司机》追述了一位非洲女人带着她的四个孩子在铁轨上自杀的悲剧故事,深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