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里塔尼亚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一带一路与中阿战略伙伴关系新定位
TUhjnbcbe - 2023/11/5 21:24:00
北京治皮肤病最好医院 https://m-mip.39.net/fk/mip_9278663.html

阿拉伯世界处于欧亚非三大洲结合部,从印度洋、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一直延伸到大西洋,成为“一带一路”的交汇地带。年以来,中阿关系每两年上一个台阶。年,习近平主席出席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提议中阿共建“一带一路”,并提出“1+2+3”合作范式;年1月,中国*府公布首份《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策文件》,随后习近平主席成功实现对沙特和埃及的国事访问;年7月10日,习近平主席出席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中阿双方一致同意打造升级版的中阿合作关系——“战略伙伴关系”。同年7月19日,习近平主席访问阿联酋,成为中共十九大以来中国国家元首国际访问的第一站。

中国目前已同阿尔及利亚(年)、埃及(年)、沙特(年)和阿联酋(年)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同卡塔尔(年)、约旦(年)、伊拉克(年)、摩洛哥(年)、苏丹(年)、吉布提(年)、阿曼(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从发展战略对接、合作领域拓展、治国理*经验交流和*策沟通四个层面来看,中阿合作正从年的区域性战略合作关系提升为如今的全球性战略伙伴关系。

中阿发展战略进一步对接

阿拉伯世界是中国与中东和非洲合作的重要伙伴。两千年来,中华民族和阿拉伯民族像两大巨人,屹立于“古丝绸之路”的两端,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重要贡献。自年中阿合作论坛成立至今,中阿关系经历了七年的平稳发展期和七年的变革期(后者主要指自年“阿拉伯之春”以来)。目前,阿拉伯世界分化为三大阵营:第一类是稳定国家,如沙特、阿联酋、卡塔尔、摩洛哥、约旦、阿曼、科威特等君主制国家;第二类是转型国家,如埃及、苏丹、吉布提、伊拉克、阿尔及利亚、黎巴嫩、突尼斯等共和制国家;第三类是动荡国家,如也门、叙利亚、索马里、利比亚等战乱国家。

“阿拉伯之春”爆发初期,受西方主流媒体的影响,不少阿拉伯国家沉浸于“自由”“民主”“人权”的西方民主价值观中,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持观望态度。然而,经过几年的发展,阿拉伯国家不仅未能实现民主转型,而且国家认同下降,分裂主义、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肆虐,经济停滞不前,就业不景气,通货膨胀严重。上述三类阿拉伯国家尽管*治制度、发展阶段不同,但均痛定思痛,逐步将基础设施升级、扩大就业和改善民生作为首要任务。

中阿同属发展中国家,人口之和占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且均将经济多元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改善放在显要位置。当前,中国正朝着十九大报告中设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并与沙特、苏丹、伊拉克、阿曼、卡塔尔、科威特、黎巴嫩、埃及、摩洛哥九个阿拉伯国家签署了“一带一路”建设协议;同阿联酋、阿尔及利亚、沙特、苏丹和埃及五国签署了产能合作文件。阿联酋、沙特、约旦、阿曼、卡塔尔、科威特和埃及七个阿拉伯国家也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创始会员国。

“一带一路”倡议与埃及的“经济振兴计划”,与沙特、阿联酋、卡塔尔和巴林等国的“愿景”、约旦的“愿景”、阿尔及利亚的“愿景”、摩洛哥的“科技城建设计划”以及伊拉克的“个重建重点计划”等阿拉伯国家的发展战略高度契合。“一带一路”有力地促进了中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丰富了中阿“1+2+3”合作的内涵。

基于相似的发展战略,中阿双方积极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开展*策对接,顶层设计目标明确,战略合作稳步推进,中阿合作论坛成为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整体外交的重要平台。基于“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中国支持阿拉伯国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支持阿拉伯国家之间的互联互通。14年来,中阿贸易额增加四倍多,中国对阿投资增加六倍,中国在阿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增加七倍,阿拉伯国家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增加到16所,中阿友好城市达26对,中阿正在建设“全面合作、共同发展、面向未来”的中阿战略伙伴关系。

中阿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展

中阿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八分之一,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二十国集团、亚投行和国际能源组织中发展诉求相似。维护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多边组织中的话语权,成为中阿的共同使命。经过14年的发展,中阿合作论坛机制不断完善,中国已成为阿拉伯国家第二大贸易伙伴、十个阿拉伯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自21世纪以来,中阿合作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年)以能源合作为主;年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后,中阿合作围绕“1+2+3”展开,即以能源合作为主轴,以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两翼,以核能、航天卫星、新能源三大高新领域为新的突破口;]年以来,中阿合作更具复合、立体的全方位特征,既有经贸合作,又有安全合作;既有双边合作,又有多边合作。贸易互补性强、互利共赢是中阿战略伙伴关系的保障。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指出的:“中国欢迎阿拉伯国家参加今年11月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今后五年实现阿拉伯国家参加博览会及贸易和投资综合展全覆盖。”[7]中国积极与阿拉伯国家分享发展成果,赢得广泛好评。

中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差异甚大,但在改善民生、发展经济、扩大就业等方面具有共同诉求。阿拉伯国家拥有三亿多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尤其是青年人口比例高,30岁以下年轻人占总人口的65%-70%,民生改善压力大。“一带一路”为阿拉伯国家产业升级提供了战略机遇,“互联互通”是中阿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积极推动“五通”是实现双方合作目标的重要手段。而阿拉伯国家产业升级,尤其是沙特、埃及、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等国在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中提出了经济多元化发展战略,减轻了对单一经济的依赖,为中阿拓展合作领域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望未来,中阿经贸合作将拓展至多维领域。一是传统能源以及新能源合作,如石油、天然气、核能、太阳能、绿色低碳能源等,以“能源+”为重点。二是基础设施领域合作,如道路、港口、智慧城市、产业园区和科技城等。中阿基建合作形式广泛,如阿尔及利亚中心港、埃及“斋月十日城”与玻璃纤维生产线、毛里塔尼亚友谊港扩建、摩洛哥“穆罕默德六世大桥”、约旦阿塔拉特油页岩发电站、阿曼苏哈尔独立电站和杜库姆产业园、苏丹上阿特巴拉水利枢纽、阿联酋哈利法港二期码头、中沙吉赞集聚区等。此外,中国还参与30亿美元的埃及新行*首都中央商务区建设,包括建一栋米高的大楼,建成后将成为非洲第一高楼。三是高科技领域合作,如航空航天、生物制药、新材料、“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电子商务、联合实验室等。中国帮助阿尔及利亚和埃及发射卫星,与沙特联合探月与探测水星合作计划等,体现了中阿“空中丝绸之路”的延续和拓展。四是金融领域合作,包括人民币国际化,如中国在阿联酋和卡塔尔建立人民币海外清算中心;鼓励亚投行、“丝路基金”与海湾国家主权财富基金合作;中国国有银行在阿拉伯国家设立更多分部等。展望未来,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中阿合作领域将更加广阔,合作成果将呈现多元化特征。

中阿治国理*经验交流进一步密切

从国家治理能力来看,中阿同属建立在古老文明基础上的“年轻国家”。中国和阿拉伯国家都经历过辉煌的历史鼎盛期,并在近代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突飞猛进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同中国一样,阿拉伯国家都是在一战或二战后独立的新兴发展中国家,都在探索适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同时,中阿均面临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艰巨任务,在产业升级、粮食安全、基础设施、货币*策、金融风险防范、环保等领域,以及在扩大青年就业、化解社会矛盾、增强国家能力建设等方面需要交流经验。中阿双方的治国理*经验交流,对于实现南南合作、联合国减贫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局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中国*府在扶贫脱贫、防沙治沙、对口支援、经济特区、招商引资、义务教育、民族区域自治、粮食安全、青年发展等问题上积累了一定经验,值得阿拉伯国家借鉴。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落户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海外中医中心落地摩洛哥,中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卓越中心落地突尼斯,以及中阿技术转移中心、和平利用核能培训中心、清洁能源培训中心等,成为中阿双方治国理*经验交流的重要平台。此外,为支持中东国家工业化发展,中国还设立亿美元专项贷款和亿美元优惠贷款,与阿联酋和卡塔尔等设立亿美元共同投资基金。

其次,无论从经济体量还是从人口规模来看,单个阿拉伯国家都不及中国,但其取得的成功案例同样具有价值。如近年来阿联酋通过发展金融、旅游和实体经济,摆脱对单一经济的依赖,成为发展中国家纷纷学习和借鉴的对象。阿联酋作为伊斯兰合作组织的成员国,长期走温和伊斯兰道路,紧跟时代步伐,勇于科技和管理创新,人均GDP赶超欧美,为伊斯兰世界和穆斯林民众树立了发展信心。阿联酋率先实现从依赖能源出口到经济多元化,尤其是迪拜自贸区发展经验对于中国自贸区建设亦有借鉴意义。

再次,中国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阿拉伯国家提高治国理*水平。年7月,习近平主席宣布,中方将再向叙利亚、也门、约旦、黎巴嫩人民提供6亿元人民币援助,用于当地人道主义和重建;再向巴勒斯坦提供1亿元人民币无偿援助,用于支持巴勒斯坦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同地区国家探讨实施总额为10亿元人民币的项目,支持有关国家维稳能力建设。

新时期,中阿拥有相似的治理理念,均主张以发展促稳定,均反对霸权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中阿双方在解决中东冲突、维护海上通道安全、建立中东无核区、反对以大欺小和以强凌弱、加强人道主义救援、倡导集体对话等广泛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经验交流,成为重要合作伙伴。

中阿*策沟通进一步频繁

中阿*策沟通是不同*治制度国家求同存异、互利共赢的典范。年沙特、阿联酋、巴林、苏丹等阿拉伯国家与伊朗断交;年沙特又与阿联酋、巴林、埃及等国一道同卡塔尔断交,阿拉伯世界因教派冲突、西方大国插手、地缘*治争夺等原因而关系紧张。中国坚持不干涉内*原则,呼呼阿拉伯国家加强团结,并以促进经贸合作、倡导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实际行动,推动中东地区局势缓和,加强与阿拉伯世界各国的*策沟通。

中阿近年来*策沟通日益频繁,双方都试图扩大在地区和全球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在全球安全治理、危机管理、冲突化解、反恐、反海盗、防扩散、联合国维和、中东难民治理等领域,中阿双方充分协调与沟通;围绕叙利亚、也门、利比亚、巴以、难民、海盗和反恐等热点问题,中阿在联大、安理会、*控、裁*、日内瓦会谈机制等多边平台互动频繁。中国支持阿联酋办好年迪拜世博会,支持沙特办好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支持卡塔尔办好年世界杯,并邀请埃及总统塞西参加二十国集团和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阿拉伯国家也支持中国举办年北京冬奥会和杭州亚运会。

*治互信是中阿*策沟通的基础。中国是中东和平与发展事业的建设者,愿为促进地区和平稳定发挥积极作用。中国长期坚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正义事业,主张建立以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拥有完全主权、独立的巴勒斯坦国;支持以“两国方案”和“阿拉伯和平倡议”为基础,推动中东和平进程。年7月,习近平主席宣布,未来三年,中国将再从阿拉伯国家邀请名青年创新领袖、名青年科学家、名科技人员来华研讨,再邀请名宗教人士、名**领导人访华,再为阿拉伯国家提供1万个各类培训名额,再向阿拉伯国家派遣名医疗队员。这将进一步增强中阿战略互信。

中国在中东扮演公正斡旋者的角色,赢得了阿拉伯世界广泛认可。阿拉伯国家也在涉及中国重大主权、安全和发展等问题上,如台湾问题、南海问题、打击“东突”势力和维护海外侨民安全等,积极支持中国。中阿加强*策沟通,有助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探索合作的新路径与新模式。

中东是全球安全问题较为集中的地区,地缘*治博弈、地区领导权之争、族群矛盾、教派冲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恐怖主义、分裂主义、难民问题等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国内安全与国际安全问题相互叠加,中东国家陷入严重的安全困境。年中东剧变后,阿拉伯国家进入“破碎化”时期,阿盟作为单一国际行为体的能力大大受损,但中阿多边合作机制却逆势而上。中国在阿拉伯国家多项重点工程落地生根,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

新时期,域外大国都重视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但是国际合作理念不同。美、欧、俄奉行传统安全观,试图通过建立*事同盟、发展*备、培养代理人实现绝对安全,通过集团对抗和*事争夺实现赢者通吃。其结果是,中东各方在零和博弈中更加不安全,甚至冲突不断升级,中东和平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

中国在与阿拉伯国家整体合作中,主张共同、综合、合作和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善于倾听,主张对话,倡导“结伴而不结盟”。中国的“发展安全理念”旨在化解对立,为中东安全治理提供了新方案,体现了“以综合治理促安全、以外交谈判谋安全、以互利合作推动安全”的新理念和新实践。

本文转自《当代世界》总第期

(第一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研究员;第二作者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带一路与中阿战略伙伴关系新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