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内部圈层由外到内可以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部分,其中地壳最薄,但是和人类关系最为密切,因为我们人类就是生活在地壳的表层。全球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平均厚33千米,海洋地壳平均厚6千米,地壳是有各种岩石来组成的。
撒哈拉之眼
组成地壳的岩石是由各种地质作用来形成的,具体根据成因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通常我们把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也就是软流层以上部分,称为岩石圈。地球上的岩石圈既不是完整的一块,也不是固定不动的,目前普遍认为岩石圈可以分成若干板块,各个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相对运动。
太空拍摄的撒哈拉之眼
板块的运动会使得岩石碰撞、挤压、弯曲、断裂、张裂等,从而在地球表面形成了各种地质构造和地貌,塑造我们的地形。除了常规的一些地貌以外,也会有一些奇特的地质地貌出现在我们的地表,比如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地质构造名为“地质眼珠”,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它的形状像极了一个眼珠。
撒哈拉之眼位置图
这个巨大的“地质眼珠”位于非洲西北部的毛里塔尼亚,有着奇特的同心圆构造,从空中俯视,宛如一颗巨大的蓝色眼珠,被称为“撒哈拉之眼”或“非洲之眼”。撒哈拉之眼又被称为“理查特结构”,它的直径达到50公里,海拔高度约米,整体相当平坦,从太空上清晰可见。
撒哈拉之眼
至今,有关“撒哈拉之眼”的成因还是一个谜,一开始其被认为是个陨石撞击坑,但该构造的中心地势相当平坦,并没有发现曾经有高温与撞击的地质证据。同时也不太可能是一座火山的遗留产物,因为当地没有发现火成岩堆积的圆顶。目前科学家普遍的观点认为,形成理查特结构的原因,是由于地壳运动地形抬升与外力侵蚀作用同时进行的结果。
撒哈拉之眼附近地形图
“撒哈拉之眼”中的同心圆状痕迹则是硬度较高、不易受侵蚀的古生代石英岩,因而保留下来,能够清晰可见。但是,这无法解释为什么非洲的这个理查特结构会这么大、这么圆,所以其具体成因还有待研究。“撒哈拉之眼”的具体经纬度位置为:位于北纬21度07分21.49秒,西经11度23分54.92秒,大家可以在百度或谷歌地图上搜索查看。
百度地图中的撒哈拉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