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里塔尼亚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除了经典音乐,电影海上钢琴师到底想表
TUhjnbcbe - 2024/7/14 16:49:00

#海上钢琴师#

在《天堂电影院》取得世界范围的成功之后,有人建议托纳多雷拍一部英语电影。

因为大多数国家没有像我们一样看字幕的习惯,但他们不排斥用自己国家的语言进行配音,直接拍成英语电影更方便在北美和全世界传播。

所以与《天堂电影院》和《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不同,托纳多雷“时空三部曲”的第二部《海上钢琴师》是一部英语电影。

而且《海上钢琴师》也是“时空三部曲”中最晦涩的一部。那么《海上钢琴师》到底想表达什么?而又代表什么?

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从这个奇怪的名字入手。

《海上钢琴师》的英文片名叫“传奇”(TheLegendof),主角也叫“”。

同样叫《一九零零》的电影还有一部,由《末代皇帝》的导演贝托鲁奇执导,是一部长达5小时17分钟的历史史诗电影。

的意大利语词“Novecento”翻译过来是“二十世纪”的意思。

《海上钢琴师》的原著是一篇戏剧独白,名字也使用了“Novecento”这个词。

《海上钢琴师》的原著和作者亚利桑德罗·巴里克

这两个同名故事都强调了新世纪的来临,都想表达世纪之交人和社会的剧变。

但《海上钢琴师》整体用了反衬的手法,以一个不想追求改变的奇人——海上钢琴师“”去反衬整个人类,反衬整个时代。

那么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世界和人类到底发生了什么剧变呢?

最深层的变化就是从十九世纪晚期开始到二十世纪初发展到巅峰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这段时间与美国的“镀金时代”重合,是美国历史上工业与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同时也是美国历史上对金钱财富追求毫无原则的时代。

由于美国经济腾飞,大型工业资本主义、铁路建设和西部土地开垦需要大量劳动力,以及美国对自己国家自由民主形象的宣传,仿佛来到这里就能获得自由和财富,改变命运。

所以那时美国对欧洲移民,尤其是东南欧的剩余劳动力产生很大吸引力。

反映美国对欧洲移民吸引力的漫画

再加上像电影中“弗吉尼亚号”那样的超大型蒸汽船的出现,运输效率大大提升。

在年-年间出现了美国历史上第三次影响深远的移民潮。

电影中反复出现“弗吉尼亚号”上第一个看到自由女神的乘客大喊“美国!”的情节就是这段移民潮的一个集中缩影。

来自世界各地的乘客(以欧洲为主),尤其是社会底层,把美国当作一个遍地黄金、改变命运、充满机遇的国度。

在电影主要时间线年后,从欧洲前往美国的移民被称作“新移民”(Newimmigration)。

他们主要是东南欧因农业改革、贫困和迫害等因素而形成的剩余劳动力,这些移民主体来自意大利、希腊、匈牙利和波兰等国,其中意大利移民的数量在年代达到峰值。

这也就是为什么托纳多雷导演要反复强调乘客看到自由女神时的那种仪式感,是他作为一个意大利导演对曾经意大利移民美国潮的表达和追思。

这些移民乘船经过自由女神像后,迎接他们的就是著名的移民检查站埃利斯岛。

美国历史上地位重要的移民检查站埃利斯岛

根据美国移民历史资料统计,在年到年,也就是电影中从婴儿长大成为海上钢琴师这段时间,埃利斯岛就处理了大约万移民,而其中近一半都来自意大利。

一档美国历史栏目统计,美国现在40%的人口都能追溯到这些经过埃利斯岛检查站来的移民。

电影把移民潮的历史背景巧妙融入剧情。

这些前往美国追求世俗财富的庞大“俗人”群体和毫不在意金钱和地位的主角,形成了影片想讨论的第一个抽象议题,也就是有限与无限。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生产效率大提升的背景下,人人都想前往镀金时代的美国。

释放无尽的贪婪,追求无尽的财富,填满无尽的欲望。

但无法理解有着无限可能的时代,他在电影结尾和老友麦克斯解释当年为什么不下船时说得很明白:

阻止我(下船)脚步的并不是我看见的东西,而是我看不见的东西

那些无限延伸的城市没有尽头,这种感觉就像当时向美国西海岸开垦的人民,以及无尽的铁路网。

但在船上弹琴,钢琴只有88个键,“弗吉尼亚号”再大,也只有船头到船尾有限的范围。

他已经习惯了在这88个琴键和“弗吉尼亚号”的界限内活着,无法面对陆地上无尽的选择。

他愿意缩在自己的世界中过完一生,与那些辗转千里、背井离乡的移民形成鲜明对比。

作为年代的,既是新时代的第一年,也是旧时代的最后一年。

而作为个体的,则是原著作者和托纳多雷导演为我们提供的另外一种人生观。

面对时代更叠、社会剧变,有的人选择改变,也有人选择不变;有的人选择追求,也有人选择适可而止,随遇而安。

这两种选择本来都没有对错,电影也没有指出谁对谁错,它只是凸显了与大多数人选择不同的特殊性。

除了“有限与无限”,《海上钢琴师》讨论的第二对抽象概念是“过程与结果”。

影片对“过程与结果”的讨论依靠一个暗示和一处明示来体现。

暗示就是对“弗吉尼亚号”及其原型船舶航海历程的展现。

《海上钢琴师》中的“弗吉尼亚号”和“泰坦尼克号”是影史中两艘经典大船。

这两艘船的原型也确实有很深的渊源,并都被拍成了经典电影。

“弗吉尼亚号”的原型实际上是英国冠达邮轮公司的两姐妹船“卢西塔尼亚号”和“毛里塔尼亚号”(更侧重于毛号)。

而“弗吉尼亚号”这个名字则借用了救援过“泰坦尼克号”那艘船的名字。

英国冠达邮轮公司的卢号和毛号

前面提到,从十九世纪晚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改变世界,期间变化最大、进步最突出的国家之一就是德国。

后起之秀德国在各方面都在挑战老牌霸主英国的地位,英德矛盾的激化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之一。

德国对英国挑战的核心领域就是英国的传统优势产业航海业。

年,德国北德意志-劳埃德公司的“威廉大帝号”邮轮开始服役。这艘邮轮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艘四烟囱邮轮,也是第一艘所谓的“超级邮轮”。

德国“威廉大帝号”邮轮

德国“威廉大帝号”邮轮掀起英德造船军备竞赛

“威廉大帝号”取代英国公司的船只,成为从欧洲到美洲的最快航线,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邮轮,并获得代表最快穿越大西洋的蓝丝带奖。

在随后的-年,北德意志-劳埃德公司又有三艘同级别邮轮下水。

德国另外一家航运公司汉堡-美洲的四烟囱邮轮“德意志号”也于年开始服役。

面对德国五艘巨型四烟囱豪华邮轮的挑战,英国与其展开了造船军备竞赛。

因为之前跨大西洋航运是由英国的冠达和白星等公司垄断的,冠达和白星当然也不甘示弱,也各自分别建造了2艘和3艘比德国船更大的邮轮。

冠达建造的两姐妹船就是“卢西塔尼亚号”和“毛里塔尼亚号”,白星的三姐妹船更出名,分别是“奥林匹克号”、“泰坦尼克号”和“不列颠尼克号”。

我们都知道其中“泰坦尼克号”的命运最惨,处女航就撞沉了。

从《海上钢琴师》中麦克斯第一次见到那段潇洒的钢琴戏可以看到,在船上大厅上方有一个透光的穹顶天窗,这个置景结构借鉴了“毛里塔尼亚号”的独特设计。

毛里塔尼亚号的头等舱聚会厅

“毛里塔尼亚号”的透光穹顶可以让整个聚会大厅显得灵动轻盈,采光也更好,能给前来参加聚会的上流人士更好的体验。

而这些本没有必要的奢华设计,也体现出当时英德两国在航运业竞争的“内卷”,因为造船技术没有本质的突破,只能靠越来越大和越来越奢华吸引乘客。

电影最后对麦克斯讲述自己后来独自在船上的经历,说到他还给一些参战的伤员弹琴,起码让这些人在死去之前保持愉快。

这里所说的经历确实符合“毛里塔尼亚号”的真实历史,但在时间线上做了向后的平移。

真正的“毛里塔尼亚号”是年下水的,并在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被英国政府征用为战舰,执行军事任务。

她和白星公司的“不列颠尼克号”都做过战时的医疗船,来运送伤员。

涂装迷彩伪装参加一战的毛号

因为长期在海上服役,还经历过大战,“毛里塔尼亚号”在一战后经过多次大修。

最终因为故障、老旧、落后等原因,于年在苏格兰小镇罗塞斯报废。

“毛里塔尼亚号”确实参加过战争,但并不是说的二战而是一战。

电影把这艘船的时间线从年之前一直延伸到二战后,大大超过了真实原型的服役年限。

小号手麦克斯说他是24岁登船,并在船上工作了6年。

他登船时遇到的成年和他年龄相仿,也是二十多岁,又是在年新年出生的。

等他已经二十多岁成为海上钢琴师时,他应该在青少年时期就经历过一次世界大战,而不是后来麦克斯下船后。

但电影不是纪录片,没必要严格按照“毛里塔尼亚号”的真实历史进行表现,这艘船之于电影更多是一个符号意义。

就像电影中表现的那样,“毛里塔尼亚号”的报废过程非常伤感。

报废前她还和昔日的竞争对手白星公司的“奥林匹克号”,一起凄凉地停在南安普顿港口,最终在一位苏格兰风笛手哀怨的音乐声中被报废。

“奥林匹克号”和毛号停在一起等待报废

甚至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也是毛号的粉丝,还写了一封私人信件反对报废。

电影中的“弗吉尼亚号”以及现实中的“毛里塔尼亚号”,以及与这艘船融为一体的,他们从出生(下水)到航行再到最终被废弃,正是大多数人对一段过程的态度。

即便邮轮装饰得再豪华,的琴声再优美,都不过是乘客前往目的地的一段过程。

就像那些千万欧洲移民,他们乘船的目的是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而船本身只是过程。

当时代向前演进,这艘代表“过程”的船和一样无法改变,最终只能被时代淘汰。

本身就是一个“过程”,他享受“过程”而不是“结果”。

在音乐商给录唱片后,他说他的音乐不能离开他而存在。

弹琴也从来不看谱子,而是根据对象和心情自然流淌。

他沉浸于用音乐表达一切的过程,而不是像那位登船挑战的爵士乐创始人杰利·罗尔·莫顿。

与莫顿这场精彩的斗琴戏就是电影对“过程与结果”最明显讨论。

历史上的莫顿是个极度追求个人名利的人,而且非常狂妄、傲慢和自负,他在电影中的造型也是穿金戴银,拽得不行。

他的确是较早为爵士乐编曲并发表的音乐家,但他夸大了自己对爵士乐的贡献。

早期爵士乐音乐家杰利·罗尔·莫顿

《海上钢琴师》安排了这样一位极端追求结果的莫顿和一个极端追求过程的的碰撞,结果是以降维打击式的优势击败了莫顿。

也许就像从养父那里学来的那句话“去你的爵士”、“去你的法律”、“去你的一切”……

爵士乐本身就是一种即兴艺术、过程艺术,而当莫顿把它定义为“爵士”时,他就已经输了。

总结来说《海上钢琴师》想表达的,以及所代表的,是对“有限与无限”、“过程与结果”等一些抽象概念的讨论。

即是一个年份,也是电影里的一个符号化的人。

他是一个在剧变的时代追求不变的人。

他是一个在无限可能的时代追求有限的人。

他是一个在人人都追求结果的时代却追求过程的人。

当然也有人把这部电影和解读成人类极度孤独的象征。

那么在你心目中到底代表什么呢?

以上信息如有错误疏漏还望指正~

-END-

1
查看完整版本: 除了经典音乐,电影海上钢琴师到底想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