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恕
摘要:作为我国最早开展沙漠化研究学者之一及学科带头人,刘恕先生在《回顾与思考》一文中梳理了我国参与全球荒漠化治理及之后一系列沙漠化防治工作的经历、反思和教训。正如德国文学家莱辛所说,“历史不应该是记忆的负担,而应该是理智的启迪。”历经40多年与荒漠化的抗争过程中,刘恕先生一直在反思荒漠化防治策略、并不断激发学界的创新与提升,这些“理智的启迪”丰厚着防治荒漠化的知识宝库。当今,“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被列为一级学科,适逢二十大报告已指出,中囯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二十大报告为学科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就是要沿着明确的方向,在大好时代砥励前行。
关键词:旱区,荒漠化防治,人与自然,生态文明
刘恕.回顾与思考:从人与沙的时空纠葛,到“沙产业”的思想启迪.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百家.年12月29日.ISSN-
编者按:年夏季,笔者曾经冒昧的向刘恕先生提出建议,恳请先生赐稿、将我国参与全球荒漠化治理和后来一系列的沙漠化防治工作的经历、反思和教训以文字记录下来,“为后辈留下积累的见地,在今日的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会有特别意义。”非常感动的是,近日收到了刘恕先生亲笔所撰《回顾与思考》一文,逾字,可想而知耄耋之年的先生为此耗费了多少心血。刘恕先生作为我国最早开展沙漠化研究学者之一及学科带头人,从年参加联合国荒漠化会议、年初合作完成“危及人类的沙漠化”并提及对沙漠化概念和防治的综合性问题、一路到今天的40多年中,刘恕先生一直在反思荒漠化防治策略、并不断激发学界的创新与提升。时间是公正的审查者。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笔者相信,这篇佳作将为我国农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一级学科”建设浓墨重彩的一笔。
☆回顾与思考
仅以此文答谢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新学科建设编辑组”,并回答编者“留下你积累的见地”的要求。
刘恕
七月酷暑似火,既便在有海风椰林的海南仍难去酷热。此时,收到林科院荒漠化研究所卢琦所长发来的信息,“刘老师,报告您好消息,日前教育部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为进一步支撑知识创新、科技服务和产业升级,我国组织开展了新一轮学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在新版目录中,农学学科门类,增设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为一级学科!”寥寥数语,包含着他的愉悦,也似一缕清风,悄然吹开了我记忆的闸门。人生原本匆忙,往往在无知觉中,韶华已随风而去,落得华发丛生;一些过往的事物,也跟随时光荏苒而沉寂或遗忘。但是,那些你所关心、所为之努力、为之拼博过事物的关键节点,往往会铭刻于心,沉积在记忆闸门之内。
“历史不应该是记忆的负担,
而应该是理智的启迪。”
—德国文学家莱辛
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70年代并延续至80年代,世界发生了一场严重的生态灾难。非洲持续的干旱影响下,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萨赫勒地区,尼日尔、马里、上沃尔特、塞内加尔、毛里塔尼亚等五国的土地退化、粮草枯死、牲畜死亡,人口大量减少,仅埃塞俄比亚就有万居民处在饥饿线上,万人流亡,称之为生态灾难来袭。面对业已威胁人类生存的环境退化,联合国决定于年8月25日至9月17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以防治荒漠化为主题的大会(UNCO)。年新春伊时,佳音天降,还在接受劳动锻炼的我,突接到中科院指派,参与我国参加联合国荒漠化大会的主题报告的编写工作;之后又与学术造诣深厚的生态学家杨含熙老先生,地理学家朱震达先生,土壤学家陈隆亨先生一起,作为我国出席大会(UNCO)政府代表团的科学顾问参加内罗毕会议。会议规模空前,参加会议准备工作人数超过百万,有93个国家派出代表团,78个非政府组织以及知名专家多人参加。大会根据近5年间数以千计的研究论文以及68份正式报告,制定出人类社会共同向荒漠化宣战的《防治荒漠化行动计划》。
有机会参加规模如此空前的大会,对于与国际学界隔离近十年的我们,真如久旱逢甘露般吸收知识,增长见地。一天下午,曲格平副团长问我们几位顾问,你们听到会上对中国代表团提交的报告有什么样的反响?我们摇头回答。此时曲格平副团长读了一段大会媒体对各国报送报告的评语,其中有,“中国的报告充满美丽词藻,对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