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里塔尼亚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埃提乌斯沿行二十余年的政策,对西罗马帝国
TUhjnbcbe - 2025/6/27 11:10: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里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年,埃提乌斯奉命入宫向瓦伦提尼安三世汇报财政情况,正在汇报过程中,瓦伦提尼安突然手持长剑刺向埃提乌斯,随后皇帝的侍从们也纷纷出手,埃提乌斯被刺杀于皇宫之中。随后西罗马帝国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仿佛经历了一场噩梦:皇帝瓦伦提尼安在战神广场遇刺身亡、新皇帝马克西穆斯死于民众暴乱之中、汪达尔人大肆劫掠罗马城。在时隔近半个世纪后,罗马城再次陷落,瓦伦提尼安三世的妻女被掳往迦太基。西罗马帝国重新回到群龙无首的混乱状态,埃提乌斯所努力维持的帝国秩序仿佛在一夜之间便彻底崩溃。尽管埃提乌斯并非是这一切灾难的责任人,但是埃提乌斯沿行二十余年的政策,对帝国却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一、西罗马帝国政府财政的崩溃

1.北非的彻底沦丧

埃提乌斯主政时期最为长远的影响是对帝国财政的削弱。在埃提乌斯主政期间,他将大量兵力用于高卢地区,成功地保卫了意大利和高卢地区的政局稳定。帝国军事上的胜利保证了帝国经济活动的复苏,一个侧面证据是,匈人雇佣兵的大量使用。为了镇压西哥特人,埃提乌斯这一时期从匈人部落大量雇佣匈人的骑兵作为帝国战斗力的补充,征募这些凶悍的骑兵需要大量的资金才可能成功,因此在埃提乌斯主政的前期,帝国的经济可能得到了一定的好转。但是,顾此难免失彼,年成为了埃提乌斯主政时期帝国经济发生转折的一年。

尽管汪达尔人在入侵北非之前已经多次受到西罗马帝国军队的削弱,但是当他们踏上北非时,青壮年兵力加上老弱妇幼,依然有近6万人。年缔结盟约后,原属伯尼菲斯的兵力不会继续被留在北非,东罗马帝国的军队也撤出了这一地区。西罗马帝国在迦太基附近仍旧有约2万人左右的部队,虽然大多数不是野战军,但是如果能全部撤进城市进行防御,仍然能坚持到意大利的援军抵达。但是年,高卢军队长官利托里乌斯在与西哥特人的作战中兵败被俘,高卢地区的兵力急需补充。埃提乌斯为了尽快集结兵力对西哥特人展开压制,加之汪达尔人数年未曾进犯,因此,埃提乌斯调走了一部分迦太基驻军。盖萨里克利用这次机会,攻陷了城防并不坚固的迦太基城。

迦太基的陷落对西罗马帝国而言可谓重创,西罗马帝国的财政极为依赖北非地区的税收,在四世纪时,北非地区便已经成为了罗马帝国西部的财政支柱,至埃提乌斯时期,北非依然是帝国财政最依赖的粮税来源。其中,北非地区最为重要的物产是谷物。对帝国的西部而言,特别是人口密集又缺乏粮食的意大利,保持谷物运输就是维持社会稳定最重要的途径之一。西罗马帝国最主要的谷物产地分别是北非、西西里以及撒丁尼亚,而其中北非的谷物便占据了罗马帝国谷物需求量的三分之二。离开了北非的谷物,罗马将会很快地陷入饥荒之中。在盖萨里克夺取迦太基后,对西罗马帝国经济的震动很快便体现在了政府的文书之中。

首先是西罗马帝国按照传统对相应省份减免了赋税,此举一方面是期望缓和当地的社会矛盾,同时也可以鼓励当地恢复农业生产活动。年左右,瓦伦提尼安三世宣布“由于被蛮族(汪达尔人)袭击”,因此对西西里行省及西西里附近岛屿的征税下调至原税率的七分之一。年,努米底亚和斯提菲斯-毛里塔尼亚的赋税也被下调至原来的八分之一。

其次,寻找其他地区发展农业生产,同时鼓励与东罗马帝国关于粮食的商业贸易以保证帝国仍能获得足够的粮食补给,尽量弥补北非地区的粮税缺口,因此西罗马帝国政府于年率先向东罗马帝国的商人提供了特别的法律许可以刺激来自希腊地区的商人,年宣布对努米底亚等地区减免赋税,西罗马帝国也将给予地主们一定的扶持,以鼓励他们继续为帝国提供赋税。

因汪达尔人入侵而在拜扎克纳行省和阿非利加总督区丧失土地所有者,可以在斯提菲斯-毛里塔尼亚地区获得土地补偿。但是显然,土地的开垦和发展更需要时间,特别是粮食的生产周期基本以年为单位,对于西罗马帝国而言,另寻土地进行开发虽然具备可行性,但是远水不能解近渴,西罗马帝国的经济仍然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善。

2.大地产主的壮大

除去蛮族人对西罗马帝国领地的蚕食外,西罗马帝国内部的大地产主们也成为了帝国经济上的“毒瘤”。相较于失去迦太基这种突发的历史事件,大地产主的崛起在罗马帝国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过程。在埃提乌斯主政之前,大地产们已经在高卢、北非和意大利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弊病。

在埃提乌斯主政时期,大地产主阶层几乎占有了整个帝国的土地。在当时西罗马帝国政坛,大地产主家族也近乎垄断了帝国最重要的官职,他们彼此联姻,形成了密切的利益共同体,其中最主要的三个家族分别是阿尼齐乌斯家族、凯翁尼乌斯家族和佩特洛尼乌斯家族。在埃提乌斯主政的二十年中,帝国最重要的行政职务大区长、罗马市政长官基本都出自这些家族,其中的不少成员也得到了执政官的荣誉。

由于埃提乌斯常年在外征战,同时,为了能维持政府的正常运转,因此埃提乌斯不得不争取与大地产主的合作,以保障自己地位的巩固。埃提乌斯的这一举措的确有力地保证了自己地位的稳固,在埃提乌斯主政期间,鲜有挑战者威胁埃提乌斯的权威。同时,埃提乌斯也得到了元老贵族的支持,好友莫罗保德斯的塑像被在年前后被元老院贵族们竖立在图拉真广场上。同时借助这些贵族的影响力,帝国的政局也较为平稳。

但是由于大地产的持有者们在政治上长期占据高位,这让这些大地产主们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诸多特权,如:司法权、征税权等,并且控制着领地周边的道路交通。在他们的领地内政府的行政人员与治安人员都难以涉足,基本上形成了半独立的状态。同时,这些大家族会不断地兼并自耕农与小地产者,贪婪地掠夺着帝国税收的根基。帝国政府需要让渡诸多的特权来争取大地产主阶层的合作,但是大地产主们却在不断地腐蚀帝国经济的正常运行,造成了西罗马帝国严重的经济困难。佩特洛尼乌斯·马克西穆斯的顺利上台,也能从侧面反映这一时期大地产主们势力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帝国的正常秩序。

埃提乌斯主政时期所造成的经济影响彻底地影响了西罗马帝国随后的历史,西罗马帝国几乎无法再招募新的士兵,常备军也难以供养。帝国边境上的事务不断,失去了财政支持,帝国已经无法重建军事力量。在随后的二十年中,为了能够恢复财政平衡,墨乔里安时期和安特米乌斯时期先后为这一问题进行了最后几次的尝试,他们试图通过消灭北非的汪达尔王国,以拯救帝国崩溃的经济,但是这些军事行动也以失败告终。没有充足的军事力量和财政支持,任何复兴帝国的想法仅仅只是幻想,西罗马帝国已经丧失了任何实际上复兴的可能。

二、西罗马帝国底层民众的背离及皇权的衰落

除去经济上出现的严重危机,埃提乌斯对于西罗马的帝国的政治也造成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在埃提乌斯主政时期,帝国便主要以军事行动的方式镇压与西罗马帝国敌对的蛮族。在西罗马帝国为了镇压蛮族而进行的战争过程中,需要进行作战的地区需要为军队提供后勤保障。[]长期且频繁的战争后勤成为了西罗马帝国严重的社会负担,特别是在高卢地区,已经近百年未大规模出现的“巴高达”再次爆发,并且在埃提乌斯主政时期几乎成为了西罗马帝国的“顽疾”。

年,在高卢卢瓦尔河与塞纳河之间的阿莫利卡地区,一位名叫蒂巴托的底层士兵带领一部分支持者公开发动了叛乱,这些叛乱者自称“巴高达”。随后,这场叛乱便在高卢北部地区逐渐蔓延,奴隶们对于这场“巴高达”积极拥护,这场暴动很快波及到了高卢全境。“巴高达”活动非常棘手,因为“巴高达”与帝国的斗争形式非常特殊,他们更像是土匪与强盗一样埋伏在山地或田野的小路旁劫掠行人的财物,在乡野之间发起零散对抗,只有力量足够的时候,“巴高达”的参与者才会以集群的形式冲击防御坚固的城市。这种零敲碎打式的作战特点使得军事镇压变得异常繁琐,埃提乌斯耗时两年才最终平息这场动乱。

尽管埃提乌斯在年成功镇压了蒂巴托所领导的暴动,但是对于高卢地区逐渐动摇的社会基础而言,军事镇压终究只是治标不治本,如何应对可能复发的底层叛乱才是更为根本的解决方案。然而埃提乌斯无法处置那些高卢贵族,因为埃提乌斯还需要争取他们的支持来巩固政权,改变西罗马帝国的底层政权组织形式更是不切实际。因此埃提乌斯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沿袭以往的“传统”,把一部分蛮族迁入动荡地区。利用蛮族的武力来压制地方的离心力,这一举动的确在当时取得了成效,但是却在埃提乌斯死后成为了西罗马帝国被蛮族所肢解的隐患。

虽然高卢地区的“巴高达”叛乱虽然受到了抑制,但是帝国底层基础的瓦解却不会因此停止。五世纪40年代,“巴高达”叛乱向其他饱受蛮族摧残的地区蔓延,特别是受到苏维汇人不断袭扰的西班牙。年,巴西利乌斯率领的“巴高达”暴动在特里亚索爆发,并且与苏维汇人勾结,掳掠了凯撒拉古斯塔和伊莱尔达附近的地区。

除去“巴高达”活动范围上的扩大,“巴高达”的响应者也由贫困底层民众向社会上层发展。参与“巴高达”的最初的参与者大多来自社会底层,包括劫匪、逃跑的奴隶、离开田产的农民、不满的士兵等。至埃提乌斯主政晚期,不少社会的中层人士,如当地的贵族以及叛乱的基督徒也逐渐响应叛乱。“巴高达”运动为当时的民众构建了一个自由的家园:这里没有政府行政机构管理,没有地主贵族的剥削,村社的问题在大树下讨论决定,而没有任何官僚参与,彼此之间没有任何的尊卑之差。这说明,在“巴高达”活跃的地区,至少在中下层民众群体里,西罗马帝国的秩序已经不再受到欢迎。在埃提乌斯主政的后期,为了能够逃离西罗马帝国,大量的中下阶层选择加入“巴高达”暴动,甚至加入蛮族的政权以求得庇护。

总结

需要承认的是“巴高达”运动虽然在五世纪上半叶轰轰烈烈地爆发,但是并未对帝国统治秩序产生真正的动摇,起义在年后便逐渐偃旗息鼓。在罗马世界的政治中,皇帝、将领、元老等上层贵族对政局的发展发挥着主要的作用,因此帝国秩序仍然稳固,然而,如果结合西罗马帝国此后的分崩离析来看,“巴高达”的愈演愈烈无疑反映了底层民众对帝国秩序信心的动摇,当蛮族王国在当地形成后,帝国将很快的失去这些底层民众的支持。

1
查看完整版本: 埃提乌斯沿行二十余年的政策,对西罗马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