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学生如何自夸,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牛津和剑桥两个大学实属大同小异
这是一个普通的夏日,人们坐在平底船上在河里徜徉,悠然自得地吃着草莓。街头上不时有骑着单车、网兜里塞满书的学生呼啸而过,尽力避免与大群游客迎面相撞,后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地图,而非交通状况。不远处广场有一个熙熙攘攘的集市,四周环绕着美丽的历史建筑。
眼前这一幕,马上令人联想到的只有这样两个地方:牛津和剑桥,但很难搞清楚究竟出现在哪一个(当然,巴斯和坎特伯雷的居民可能会说,这些情景在他们那里也看得到)。两大名校另有很多相似之处:距离公共交通枢纽的距离大致相当,包括到伦敦的快速火车和附近多个机场。牛津擅文,剑桥善理(反之亦然)的陈词滥调早被认定为明日*花。在英国名列前茅的两大高等学府在教育质量方面并无实质差异。
因此,无论计划参加夏校,还是考虑通过UCAS申请正式入学,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无疑是一项挑战。以下分析了两校的差异之处,从而不至于让你通过掷骰子予以定夺。
1、牛津规模较大,更有活力;剑桥略小一点,相对安静
就差异而言,这一点其实并不重要。牛津有15万人口;而剑桥有1.4万人口。如果你在,比如伦敦(万人口)求学,这个差距可谓微不足道。牛津和剑桥都属于小城市,给人的感觉介乎大型城镇和小型城市之间。如果来自伦敦、曼彻斯特或伯明翰,你可能感觉这两个地方都很小。牛津和剑桥的占地面积足以让你在半小时内骑车穿越市区。
两个大学城都很适合自行车骑行,图源:卫报
然而,如果你非要寻找差异而不是相似之处,这是一个最值得留意的地方:剑桥的中产阶级程度超过牛津,因此最热闹的地段如米尔路远比牛津相应区域考利路安静、也更为中产阶级化。在剑桥,夜生活更多地服务于学生,后者在当地夜晚外出人群中占比更高。
上述差异有时被表述为“牛津规模较大,更有活力;剑桥略小一点,相对漂亮”,这对牛津不公平,喜欢剑桥国王学院的哥特式精致尖顶,还是偏爱牛津拉德克利夫广场的宏伟环境,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品味问题,两个城市拥有数量相近,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和难以忘怀的景观。牛津的建筑风格更趋一致,因为建材主要使用同样的海丁顿石材,而剑桥当地没有出产建筑用石,所以其建筑更为多样。但是,至于哪座城市更为美丽,大家肯定尚未达成共识。
牛津规模略大的一个意外之喜是,该市有两家主要的公共汽车公司,而不像剑桥只有一家;两者互相竞争的结果,使得在牛津搭乘公共交通比剑桥来得方便。然而,如果你计划步行或骑车,两个地方并无明显差异;对行人和骑行者都异常友好。
、专业设置不尽相同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两校提供完全不同的课程,但你也不能认为两校会提供一模一样的课程;即便有同样的课程,你也不能假定两校会有同样的授课方式。
举例而言,如果你想学建筑学专业,那只能去剑桥,因为牛津没有这个专业;而对美术专业的学生,牛津则是唯一选择。剑桥大学的自然科学学位涵盖一系列科学领域,允许学生以后再确定专攻方向;而牛津大学的学生必须在申请之时就决定专业选择。此外,一名有志于攻读兽医专业的学生,只能选择剑桥大学接受本科教育。
贝奥武夫(有记载最早的英国文学作品)不是你的菜?
那么你可能对在牛津攻读英语专业的决定三思后行
图源:牛津大学
除了专业设置有所不同,在某些项目中牛津和剑桥教授的内容亦有差异。例如,这两所高校都设有英语专业(该专业在剑桥被称为“英语”,在牛津则叫做“英语语言文学”)。在牛津,第一年你必须完成“中世纪早期文学、维多利亚时代文学,以及时至今日的现代文学”等课程,同时熟悉“语言和文学研究中使用的概念和技术工具,以及多项不同的批判性假设和方法”。
而在剑桥,头两年你的必修课程仅为“英国文学和背景-”和“莎士比亚”。如果愿意,你完全可以选择不上“实用的批评和批判性方法”(在牛津就是“批判性假设和方法”)。另外,你需要研究的最早文学作品始于年。牛津定义一年级“中世纪早期文学”的起点是年,而在剑桥,该时期作品被安排在“盎格鲁-撒克逊人、北欧人和凯尔特人”专业。
大家可以看到,尽管上述专业间的共性比很多其他大学的英语专业来得更高(例如兰开斯特大学一年级英语文学课程专注始于16世纪的作品,后两年的学科模块主要有关现代文学),但两者之间同样存在显著区别,尤其当你对中世纪早期文化感兴趣时。
你会发现几乎所有专业都存在类似差异,因为授课内容取决于特定教师的选择——因此你需要仔细研究各个大学的课程是否涵盖自己的特定兴趣。
3、牛津略为传统
值得一提的是,牛津和剑桥比英国任何其他大学(除了杜兰和圣安德鲁斯以外)有更多怪异和神秘的传统。两校均存在大量使用拉丁语的仪式,穿长袍用餐、以及在其他地方几乎消失的运动(例如庭院网球和五人赛事)。但是,如果非要在牛津和剑桥中选择其一,你可能需要留意牛津从一开始就拥有更为怪异的传统,而且更执着于将其继续保留。
在牛津大学的众多古老传统中,虽然其中有些在剑桥同样可见(例如正式礼堂仪式和开学庆典),但很多系牛津独一无二的历史传承,例如每年的耶稣升天日(8月15日)的巡勘教堂堂区边界仪式、围绕墨顿学院的Fellows庭院倒走一小时的时光典礼、以及每年5月1日清晨成千上万人会聚集在莫德林桥(MagdalenBridge)下听学院唱诗班在塔楼顶上咏唱等。
唯一牛津放弃但剑桥保留的传统是维持学校警队。自年《大学法》实施以来,两校均拥有一支校警队伍。牛津于年放弃了维持校方警力,因为当地居民抱怨称学生警察“未向任何公共当局负责”,此外其培训成本也花费过高。不过,剑桥仍有0到30名俗称为斗牛犬的大学警员,但他们仅处理学校内部事务。
穿着SubFusc的牛津学生,图源:P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