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近年来,各种类型的知识图谱日益增多。知识图谱富含各类符号形式的知识。知识图谱已经成为了符号知识的最大载体,成为了机器认知世界的不可或缺的背景知识库。然而单纯的符号形式的知识,只能实现形式化推理,还不足以让机器“理解”符号的内涵与意义。这就好比一个不懂英文、俄文的中国人拿着英俄字典完成了英俄翻译的任务,却永远无法理解所翻译的文字在说些什么。因此,赋予符号以“意义”,实现大规模符号知识接地,将大规模符号知识与能够体现人们的理解与体验的图片、语音、视频等多模态数据进行关联将是释放知识图谱价值重要举措。随着5G时代的到来,图片、语音、视频等多模态数据的获取与传输瓶颈将被彻底打破。这些多模态数据为符号的“意义”所指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来源。实现大规模符号接地将成为提升机器智能的至关重要、势在必行的一步。大规模符号接地已经在人工智能的舞台上悄然登场。
——肖仰华
更多相关讨论参见肖仰华教授主编的《知识图谱:概念与技术》一书的第十六章《开放问题》。
(下文转载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