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也算出门转了转来着,这个假期第一次见活生生的同学。跟她在一起待着真的感觉自己性格变了!我好内向啊!
“耶斯莫拉”是我那天听到最多的一句话,还有各种郭言郭语。怎么说呢,我觉得这种网络上的词汇语句到了现实生活中就好像我一下被郭老师从屏幕那头拉过去一起直播录视频了。特土,真的特土,就是被绑架想逃离的那种讨厌。真的会有追逐这种“装疯卖傻”文化的土人儿嘛,就每当这种流行语用入生活里,真的觉得在文化下坡。就是一堆毫无意义的废话垃圾话在一起,只能散发着臭气味,网络上臭也就算了,现实也要变臭,谁会不说一声好惨啊。为什么说是废话?就是那种“咱也不知道也不敢问”一类的,听到这种话也觉得好烦啊,恨不得把这些人嘴捂上,你能理解吗?有同感嘛?好想确信地告诉他们不知道就别说,不敢问就别问。为什么非要讲一句这种不当讲但讲又没滋没味的屁话呢。最近看到窦文涛又出了新的综艺,和周轶君还有其他嘉宾一起。我的理解是类似于“走出去”的《圆桌派》吧,还没看呢,但是先码住了。又有一档文化绿洲类的综艺了。之前《奇葩说》上李诞说旁观薛刘教授二人为世界上他听不懂的事产生争论都觉得特美好、特感慨,我觉得在我看这种文化综艺的时候也这种感觉,觉得自己特渺小、特卑微。这样就能毫无遮掩地暴露出还有很多知识需要给自己补充填满,大脑和心灵上都有很多空缺的地方,看这种综艺大概是确认自己无知的,最舒适的方法。这可能也是这类节目的存在对我这类人的意义。哦对,我不是一个人吧。终于能很开心又放肆地说出一句:“我就是不懂啊。”这种话说出来就挺开心的,因为我知道接下来就是要解决我不懂的问题。输入型的交流好像更适合我,因为我的无知,所以很少在看到某事某物时有发散思维,而你看,那些说话类的节目主持和嘉宾都能就某件平常或不平常的事侃侃而谈,或是提出一些我从没想过的问题并且早已有了研究和自己的见解。最近听了本儿社会学的书,《穿透》,感觉蛮好,也可能是因为这本书比较新,有很多近期贴合生活的例子,突然觉得学社会学、哲学这类人很牛,很多小事他们都能提炼总结起来,成为一种普遍的理论。虽然很多道理你我可能也能想到想通,但冠一个专有名词还真是不解释就不清楚,人家再举了简单的个例子,“哦,就是这种情况啊,还真是这理儿”。就好比说为什么泰坦尼克号中大都是妇女儿童被救了,而随后路西塔尼亚沉船事件中逃生的大部分都是男人(因为还可能和遇难时逃生时间有关:泰坦尼克号有2h+而路西塔尼亚只有20min,这样就可能会排除素质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只是本能的求生,而两个小时给人一种更长时间的思考,使社会道德模式规定的行为模式得以呈现,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而且这些讨论社会问题以及哲理的人对我来说就是有种吸引力,因为在我的刻板印象中,他们就是理性、有逻辑、谨慎、爱思考的那一类,他们真的像个为时代问诊总结并指出时代病症的医者。《穿透》里提到了百遍MaxWeber,他是德国著名的思想家、社会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治学家,搜索才知道为何每篇短文中都会提到他,原来是社会学的三位大师之一。近现代的学者真的是很了不起,往往都身兼多职,可以精通在很多领域,致使觉得韦伯是要超级仰望的那个人(好像也应该说是那类人,近现代的学者都太厉害了,膜),比如他的著作可以今后了解一下,经济学的主要思想也可以找资料。倘若有很多理论至今天社会仍可适用,那真的是要给个大大的salute。但也不得不说,这类学科的作品看完之后更多是一种认同感,至少对我来说。所以好像少了很多记忆点,就像我现在拼命想要记起之前听的关于面包和知识、二者交换再引申至交换价值与实际价值的完整表述,我就算列出了关键词但怎么也没复述完整。所以我说这类学科内容读完后,更多是种理解后的认同,但具体他想以此例印证什么观点难以清楚表述,可能我还要反复阅读。大概就是这样意会到了,但若我要想再输出,那也只能讲个故事,外加一句韦伯真的太厉害了,社会真的是件艺术品。最最最后,这么结束好像有点仓促,就当因为太晚了。好饿好想一顿暴吃,发现了个十分优秀的诱人的菜谱,关于我下一顿饭要吃些啥。都想明天出门采购然后搞吃的满足嘴巴了。想想就美滋滋。改了改行距,希望看起来不要太挤。只会哈哈的菠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