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里塔尼亚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106年前那场著名的海难
TUhjnbcbe - 2022/8/10 18:28:00
北京治疗皮肤病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906/6508755.html

年4月14日,泰坦尼克号在处女航中撞上冰山沉没,名乘客*入大西洋。

不得不承认,描述此事件的文章与影视作品已经多如牛毛,而最著名的无疑是年上映的好莱坞同名电影《泰坦尼克号》,这场耗资2亿美金的浪漫史诗级灾难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有史以来最好的电影之一,2亿美金的制作成本直到年才被《加勒比海盗:世界的尽头》的3.38亿美金超越,《泰坦尼克号》电影本身就是传奇般的存在。

电影很快风靡全球,这场20世纪最著名的海难轮番在各地的电影院上演,《MyHeartWillGoOn》主题曲悠扬婉转,凄美动人的声调伴随着一幕幕震撼的画面直指人心,穷画家杰克和贵族女露丝抛弃世俗的伟大爱情催人泪下,同时,电影也成功地将泰坦尼克号沉没事件渐渐固化。

抛开电影的人文述说,隐藏在历史浓浓迷雾中的事件真相与细节更值得我们细细把玩。

年,新世纪的曙光开启了注定不平凡的二十世纪,古老的中国刚刚签订了《辛丑条约》,老迈的大清帝国行将就木,中国步入无尽的黑暗之中。

同年,著名的英国白星航运公司被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富翁——朱利厄斯·皮尔庞特·摩根收购,后者希望能垄断横渡大西洋的航线,他为此而组织了一个”美国国际海运公司”(IMM)。并且开始肆意收购众多的航运公司,被收购的白星航运公司无疑是IMM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原白星航运公司的董事长伊斯梅在摩根的支持下升级成为国际商船队的董事长

英国最大的航运公司被收购,国会感到这是大英帝国的耻辱,决定捍卫另外一家大型轮船公司——卡纳德轮船公司,后者依靠英国*府强大的资金支持,建造了当时革命性的卢西塔尼亚号和毛里塔尼亚号,大型蒸汽轮机的应用使得其成为当时速度最快的超级油轮,大西洋邮船的新纪元已经到来,卡纳德随后开启了多条新航线,给予白星航运公司很大的压力。

白星航运公司决定迎头赶上,伊斯梅手里握有美国国际海运公司的天量资金,当时哈兰德和沃尔夫公司是老牌造船企业,同时也是白星航运公司的忠实合作伙伴,伊斯梅在和哈兰德和沃尔夫公司董事威廉·皮尔里勋爵在讨论中决定在位于贝尔法斯特的哈兰德和沃尔夫造船厂承建三艘空前巨大的邮轮,这就是奥林匹克级邮轮;

按照白星航运公司的命名传统,三艘船在名词后加上后缀“-ic”,依次是:奥林匹克号(RMSOlympic)、泰坦尼克号(RMSTitanic)和不列颠尼克号(RMSBritannic)。

泰坦尼克号在当时是大西洋航线霸主,这不光体现在它的吨位上,更体现在其速度和无与伦比的豪华程度上,泰坦尼克号全长.06米,宽28.19米,吃水10.54米,吃水线到甲板的高度为18.3米,动力装置包括两台往复式四缸三胀倒缸蒸汽机以及一台低压蒸汽轮机,驱动三个螺旋桨,动力超过马力,使其最高航速超过每小时23节(43千米/小时),四个引入注目的大烟囱高达19米,其中仅有前3个用来排烟,剩下的一个实际用途是作为主厨房的烟囱,更多的是陪衬作用和超越卡纳德的心理作用吧。

泰坦尼克号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它的安全性,她有两层船底,由带自动水密门的15道水密隔墙分为16个水密隔舱,跨越全船。16个水密(不进水的)隔舱防止她沉没,但奇怪的是这些水密隔舱并没有延伸得很高,虽然如此,其中任意两个隔舱灌满了水,她仍然能够行驶,甚至四个隔舱灌满了水,也可以保持漂浮状态,当时的人再也想不到还有更糟的情况发生了,所以她又被称为“永不沉没的船”。

泰坦尼克号作为一艘开创新纪元的全新邮轮,其豪华程度令人瞠目结舌,泰坦尼克号将乘客分为三个等级,三等舱在船身下层,票价较为便宜,也提供有大理石的洗漱池和床头取暖设备,这一类的乘客身分多为计划在大西洋对岸营造新生活的移民;二等舱的装潢摆设,其实已经具备了当时其他一般船只的头等舱一样的等级,并且为二等舱的乘客提供了一台升降机。

对头等舱的乘客,她提供了3台升降机,船上最为奢华之处是头等舱的大楼梯,配有橡木镶板以及镀金栏杆的大楼梯一直延伸到E层甲板,顶部是由熟铁支架支撑的玻璃穹顶,使自然光洒满大楼梯。楼梯顶部的墙上镶有一盏钟,钟两侧雕刻着象征高贵和荣誉的寓言人物,《泰坦尼克号》电影更是多次将镜头聚焦于此。

同时船上配有室内游泳池、健身房、土耳其浴室、图书馆和一个壁球室。头等舱的公共休息室由精细的木质镶板装饰,配有高级家具以及其他各种高级装饰。阳光充裕的巴黎咖啡馆为头等舱乘客提供各种高级点心。

奥林匹克号于年12月16日在开工,共有名工人参与建造工作,由于庞大的船身,建造过程中充满了风险,当时的安全防护措施还非常简陋,许多人在建造过程中受伤甚至死亡。仅在建造期间,便有两百余受伤,其中28人重伤;6人在船台上因事故死亡,2人在工棚和加工场中死亡,1人在下水前被高空坠落的木头砸死,如此高的事故伤亡率无形中给其首航蒙上了阴影。

年4月10日,迎来了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一切准备就绪的泰坦尼克号缓缓驶离南安普敦港的码头,启程前往纽约,码头上人山人海,挤满了乘客、来送行的家属、行李搬运工和海关的检查人员,经验丰富的爱德华·约翰·史密斯被指派为船长,作为当时一流的超级豪华巨轮,其票价十分昂贵,头等舱票价美元,相当于现在的数万美元之多,乘坐这艘船开始梦幻之旅的还有一众富豪和名流,如美国梅西百货公司的创始人斯特劳斯、亿万富翁约翰.雅各布.阿斯德、白星公司主席伊斯梅、泰坦尼克号的设计者托马斯.安德鲁……

驾驶泰坦尼克号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吨的庞大身躯会造成水流大量回填而产生巨大的的吸引力,定期航船纽约号在驶至泰坦尼克号附近时差点与之迎头相撞,拖船伏尔甘号只得把纽约号的船身顶回去,导致了一小时的误点,泰坦尼克号终于开始了她命途多舛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航行。

年4月14日,星期天,一个风平浪静的夜晚,狂暴的大西洋陷入了梦乡,泰坦尼克号正以22.3节(45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在漆黑的洋面上疾驰,冰情通报相继从附近的船只传来,船长命令瞭望员仔细观望,但是诺大的泰坦尼克号上却没有一副望远镜(据说船上唯一的一副双筒望远镜被二副锁在了柜子里,而保存柜子钥匙的二副却并没有在船上),从这一点来看,泰坦尼克号首次航行的准备工作远远谈不上细致完善。

23:40,瞭望员发现冰山的黑影快速靠近,他敲响警钟,发出“正前方有冰山”的警讯,一副默克多立即下令:“所有引擎减速!左满舵!三号螺旋桨倒车,事实证明这是个愚蠢的决定,当时最好的选择,是在加速的同时左满舵,冒一些风险,依靠较快的速度船身能躲开冰山,其次是,全力减速用坚固的船头去撞击冰山。

最终,船身以一定的倾斜角度和冰山相撞,剧烈的撞击使得船头铆钉松动,防水隔板部分裂开,海水涌进水密舱,当时泰坦尼克号水密舱最大承受极限为4个,而进水部分为5个,沉没不可避免,总设计师安德鲁斯告诉史密斯船长这艘船已经没救了。

0点15分,泰坦尼克号发出了“CQDMGY”的呼救信号,CQD是当时通用的遇险信号,随后又发出了新近被国际海事协会确定的SOS求救信号,当时很多船只都收到求救信号加速向出事地点赶来,当时离泰坦尼克号最近的加利福尼亚人号只相差18海里左右,加利福尼亚人号船员甚至目睹泰坦尼克号发射的白色求救火箭,但其船长罗德认为这并不是求救信号而丧失了救援机会,而回应救援电报的最近的船只是卡帕西亚号,但是最快也要四个小时才能赶到,泰坦尼克号只能依赖自身的救生船只自救了。

0点45分,第一艘救生艇被放下,当时救生艇的数量虽然不足,但是建造的很坚固,每船能搭载65人,船上的救生艇总计能搭载名乘客,但是船员并不了解这一点,认为救生艇满载会导致船只损坏甚至倾覆,因而很多救生艇在半空的状态下就被放了下去,到1点40分,最后一艘折迭救生艇被放下海面,最终,救生艇上只上去了人。

此时,泰坦尼克号也将迎来最后的时刻。

1:15:水位已浸到泰坦尼克号的名字铭牌处,向水平面下倾斜的船首更加严重,此时救生艇载客量终于到了充分利用,右舷九号艇放出时载客达到56人。

1:20:水从E甲板的工作走廊直接往后漫,灌入4号锅炉舱,船体重心不断缓慢前移。原先平静的顶层甲板乱成一片,乘客终于发觉事态的严重,纷纷挤向救生艇。骚乱不断升级,船员开枪压制乘客,疏散工作开始失去控制。

1:40:最后一艘位于右舷的救生艇被放下海面,船首继续下沉,此时船头甲板已经全部没入水下,随着涌入船身前部的海水越来越多,船尾逐渐离开水面,高高地翘起,暴露出泰坦尼克号的三个巨大的船桨

2:13,整个船头门厅没入水中,随即被水压炸碎。玻璃穹顶坍塌,同时导致系在穹顶上的烟囱钢缆断裂,1号烟囱张力失衡,烟囱断裂,砸死了很多落入水面不断挣扎的乘客,船上29台大型锅炉纷纷离开底座,在船头部位砸开大洞落入海水中。

2:17,海水涌入中央电力控制室,尽忠职守的电力工程师一直在船舱内维持电力,但最终被电死,引发短路,全船灯光熄灭,瞬间闪亮了一次之后,终于陷入无尽的黑暗。

2:18,伴随一阵巨大的断裂声,泰坦尼克号船身从三、四号烟囱中间的地方断为两截,船体已无平衡可言,很多乘客像坐着滑梯一样从船尾一直滑到水中。

2:20,船头部分沉入海中,后半截砸回海面,在一分钟之内就紧跟着泰坦尼克号前半部分一道沉入了水中,产生的巨大漩涡吸入了大批乘客和船员,虽然有不少人浮出了水面,但由于海水的冰冷再加上没能及时得到救援而逐渐失温而冻死。海面不久后重新恢复了平静。

多名未能登上救生艇的乘客最终与泰坦尼克号一同沉入冰冷的大西洋,这多人中最后证实只有6人生还。

从撞击冰山到完全沉没共历时2小时40分钟,泰坦尼克号在此结束了自己短暂而又耀眼的一生,沉没位置为北纬41度46分,西经50度14分。

人性的善恶在历时两个小时的救援里被揭露无遗,救援工作虽然纷乱无章,但妇女和儿童(头等舱和二等舱的妇女儿童)先登上救生艇的美德在救援工作中得到遵守,船上的8人乐队继续为乘客们演奏音乐,直到最后一刻;富翁古根海姆穿上夜礼服,“即使死去,也要死得像个绅士”;总设计师托马斯·安德鲁绝望地步入头等舱吸烟室等待死亡的来临;船长将自己反锁在船长室中,接受死神的审判,而白星航运公司董事主席伊斯梅早已趁着别人不注意,跳上救生艇逃之夭夭……

所有的这些都在电影中得到了体现,这也是为什么电影中伊斯梅的形象如此丑陋的原因……

需要注意的是,当时国际通用的海事安全规则是,救生艇的搭载人数是船上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而泰坦尼克号的救生艇可以搭载一半乘客,白星公司为这种“对乘客安全高度负责”的额外配置没有引起公众注意而感到不平,但是,泰坦尼克号沉没永久改变了这种救生策略:新的规则要求,救生艇必须能容纳船上的所有人员;年11月12日,第一届海上生命安全国际大会在伦敦召开。大会通过了关于救生艇、无线电通讯、航行安全训练等数项提议,并讨论了冰山检测问题。

每一次的灾难事件之后,必然促进相应的安全法律规章进步,这似乎也是泰坦尼克号对我们最大的警示作用。

1
查看完整版本: 106年前那场著名的海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