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色皇城梅克内斯古城以北直线距离不到15公里,沿着N13公路却需斗折蛇行35公里方能到达的一处山地,有一座名闻遐迩的古老遗迹——沃吕比利斯古城,它是摩洛哥9大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其微缩景观至今陈列于世界遗产博览会非洲馆内。
即将到达沃吕比利斯古城时,路边右侧会闪现一座呈三角形铺叠在山坡上的一座小城,千万别小看它,它可是摩洛哥最重要的圣地——穆莱伊德里斯圣城,它是摩洛哥史上伊德里西王朝的缔造者伊德里斯一世的安息之地。
而左前方的一块高台上,笔直矗立着几十根象牙白的大理石柱子和一些残垣断壁,这便是摩洛哥乃至北非保存最为完整的古罗马遗址——沃吕比利斯古城,遗址在蓝天白云的簇拥之下,沧桑古朴,壮美如昔,令人心生一种穿越感。
公元年,阿拉伯先知的后人穆莱·伊德里斯因派别权力之争逃亡到北非后,在此得到当地皈依伊斯兰教的柏柏尔人的拥戴,并在什叶派穆斯林的支持下于公元年创建了摩洛哥史上首个伊斯兰王国——伊德里斯王朝,定都沃吕比利斯。伊德里斯一世作为王国缔造者,被广大教徒尊为圣人(伊玛目),去世后葬在沃吕比利斯对面山下,人们在他的陵墓上建起清真寺并发展成一座城市,千百年来这座以他名字命名的小城已成为摩洛哥人心中最神圣的圣地。
梅克内斯这一带,据说是摩洛哥的风水宝地,数百年来几大王朝都是从这里开始发迹。站在沃吕比利斯遗址博物馆大门可以远眺数百米外的遗址废墟,尽管荒草丛生、满目疮痍,那些傲然孑立的断壁残柱也丝毫无损古城当年的辉煌和荣耀。
在遗址门口的展厅,可以粗略了解一下古城的前世今生:古罗马人一直垂涎于北非地区的橄榄油等丰饶物产。公元前30年,凯撒大帝的继承者屋大维率大*跨过地中海攻入埃及亚历山大里亚城,城破当日,其前任姐夫罗马将*安东尼与妻子埃及艳后双双自杀,于是沃吕比利斯等地中海沿岸城市相继沦陷并成为罗马帝国在北非的堡垒和补给站。
沃吕比斯利位于梅克内斯和菲斯之间的埃尔.哈泽布高原上,平均海拔米左右,气候湿润、土地肥沃,盛产橄榄、小麦、大麦、玉米等粮油作物和柠檬、柑橘、葡萄和柚子等水果。这就是当年辗轧谷物、麦类的石磨。
古罗马人是世界上最爱沐浴的民族,在每座城市都会修建大量浴室,而在罗马人的沐浴文化中,橄榄油是健康和美容礼仪最重要的一部分,沃吕比斯利是最上乘的橄榄油产地,庞大而精致的油磨坊遗址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再看看古城遗址中精美的浴室建筑,浴池、引水道、鲜艳的马赛克拼画,无不让人讶然于多年前古罗马人的精湛技艺和奇思妙想。不少反映古罗马生活的影视剧都有这样的镜头:贵族和富人们常常泡在浴池饮酒作乐,而浴后第一件事就是由奴隶为其涂抹橄榄油进行按摩。
古罗马人所建的公共浴场一般都建有管网丰富的供排水管道和供暖设施。在浴池地板下有砖石垒砌、纵横交错的甬道,它们与墙体内以及拱顶里的陶管相连,天冷时可将火房中木材燃烧释放的热气流输送到浴室内,起到保障和调节浴室恒温的功效。
沃吕比利斯古城有着极其明显的古罗马建筑风格和特征,城市布局十分完整合理。好大喜功的罗马皇帝和贵族们,往往把歌颂权力、炫耀财富、赞美功绩的凯旋门作为城市建筑的首要目标,几乎每座城市都建有壮丽华美的凯旋门。
公元前25年,屋大维将埃及艳后之女塞勒涅立为努米底亚的女王,并将她嫁给儿时玩伴、忠诚助手,努米底亚末代国王朱巴一世的儿子朱巴二世共同治理王国。夫妇二人后来到达毛里塔尼亚,将沃吕比利斯作为国都。位于城市中轴线,高20米,宽10米,气势非凡的凯旋门便是为歌颂赞美国王朱巴二世而建,右壁上的圆环内雕刻着朱巴二世的头像。
古罗马建筑的类型和形制相当多,不仅规模样式壮美,手法丰富、结构设计的水准也很高,而且建立了初步的建筑系统理论,这对后来整个欧洲甚至全世界的建筑风格,都起到承前启后的深远影响。
剧场、竞技场与浴场等大型公共建筑设施的建设,充分展示了古罗马极高的建筑水平和艺术成就,他们在吸收古希腊建筑特点的基础上,创新出柱式与拱券相结合的券柱式和连续券组合,既作结构,又作装饰。既发展了古希腊柱式的构图,又丰富了建筑表现手法,从而达到西方古典建筑的一个巅峰时期。
从沃吕比利斯遗址满地的石头看,古罗马的城市建筑主体大多采用大理石建造,他们着手建设一座城市,肯定会选择附近有山有水的地方。当初朱巴二世与塞勒涅选择定都沃吕比利斯时,就是看中南边4公里外的花岗岩山。
朱巴二世打小就在罗马宫廷长大,他与屋大维是儿时玩伴和亲密战友,也是一名文学家、哲学家和建筑艺术家,由于接受过当时最先进的教育和文化,所以他和王后塞勒涅决定将沃吕比利斯城按照罗马城的形制进行设计和建设。
占地47公顷的古城虽然早已坍塌颓败,但身着现代制服的保安与灰白色的古旧大理石柱依然形成一个巨大的反差——今与古、渺小与高大。可以看到部分大理石的石柱间用红砖填补进行过修复。其实我很欣赏这种毫不掩饰的修补,真实的疤痕更容易发人深思和令人反省。
雄伟的凯旋门、高大的城墙、整齐的街道、精美的石柱,宮殿、法院、剧院、浴池、民宅、磨坊、妓院和市场等遗址历历在目,依稀可辨,透过这些残砖片瓦仍能遥想当年的繁华盛况!
这些大型石料堆砌的建筑风格雄浑,坚固耐用,构图和谐凝重,形式多样,历经数千年风雨不倒,至今雄风犹存。据说造成现在这般模样,很大程度是因为多年前,阿拉维王朝奠基人穆莱·伊斯梅尔定都梅克内斯时,为了节省工期,大肆拆卸这里的石料;另外一个原因则是公元年里斯本大地震将已被拆卸得七零八落的大部分剩余建筑震塌。
阳光穿透后人用砖石替代大理石修补过的廊柱,斑驳的发散出一种慈祥智慧的辉芒,古来万事东流水,罗马帝国的兴衰是多么奇妙?不由得想起圆明园之殇,人类的文明哪怕经得住天灾肆虐,却最终敌不过人祸滔滔。
古城遗址残存的石柱,柱顶和基台雕琢着精美的饰纹,代表了当时古罗马人高超的建筑水平和雕刻工艺,堪称罗马建筑和雕艺的典范之作,如今孤零零地矗立风中,只与鸟雀倾诉着往日的辉煌。
作为摩洛哥第一个古罗马城市,也是北非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古罗马遗址,在年,沃吕比利斯古城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当青春靓丽的女孩披散着秀发,洒脱地坐在千年历史上,面对只剩一片颓墙断柱的古罗马城池,新旧古今在这一刻风云际会,你是否会发出嗟叹?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沃吕比利斯古城的西面是一片肥沃的红土平原,千百年来,它先后为远征的罗马将士、朱巴二世和塞勒涅治下的子民、伊德里斯王朝、阿拉维王朝的百姓提供粮食保障,橄榄树、柑橘树环绕着青葱的良田,继续默默滋养着这里的人民。
古城东面的山坡上,大片的橄榄树林之中有一座小型的橄榄油加工坊,这一带的橄榄油品质非常高,是摩洛哥橄榄油出口创汇的重要基地。
古城西北面本来还有很大面积的城市遗迹,不过肉眼望去,荡然无存,止余废墟,少许石柱和墙基还立在那里,只有从卫星地图上方可辨出当年建造的痕迹。
古罗马帝国在统一环地中海周边地区的对外战争中,由于掠夺聚集了庞大的财富和自然资源以及虏获的大量奴隶、战俘等廉价劳动力,因此可以进行大规模建设布局规范成熟,并且与使用功能结合得非常好的城市。罗马帝国城市间的道路四通八达,都与罗马城相连,既利于*队快速征战,也方便百姓生活和商贸。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出处即源于此。
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条条道路通罗马的沃吕比斯利古城渐渐成为废墟,在历史的滚滚车轮下,庞大的帝国最终烟消云散,这里的人们依然延续着拉丁语和罗马时代的生活方式,继而迎来了阿拉伯人的统治。如今,沃吕比斯利罗马古城与几公里外的穆莱伊德里斯圣城默默对视着,新旧帝国的崛起和衰亡、谜一样的传奇历史,谁能解释?或许博物馆门前这位神秘的喵星人可以告诉你!
神秘国度摩洛哥之行(十)阿拉维王朝首座都城,黑色皇城梅克内斯
神秘国度摩洛哥之行(九)非洲的冰雪童话,瑞士小镇伊芙兰
神秘国度摩洛哥之行(八)夏天到冬天最快多久,答案是四个钟头
神秘国度摩洛哥之行(七)三毛流浪的远方,梦中的撒哈拉
神秘国度摩洛哥之行(六)撒哈拉明珠,廷吉尔绿洲